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贡献作用不断提升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依靠科学规划,以现代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为突破,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集聚地方税收、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速度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上半年,我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城区加快形成二、三产业互补互动、“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据初步核算,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6%,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提高0.7个、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上半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29.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二、税收增势领先,对地方收入的贡献份额继续提高。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拓展了地方税收的税源。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税收39.6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高于第二产业税收6.1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43.0%,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达到50.2%,成为税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主要行业的税收增长看,由于上半年部分新开楼盘的销售情况良好,以及对房地产业执行了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预征政策,使得房地产税收出现大幅增长,成为带动服务业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1.4亿元,同比增长1.2倍。
三、民营规模扩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降低民营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标准,一个充分竞争、较为完善的服务业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上半年,全市新增私营个体服务业户数3606家,累计户数已达10.5万户,其中私营户数1.4万家,个体户数9.1万户。私营个体服务业企业注册资金184.1亿元,同比增长30.4%,平均每户注册资金达到17.6万元,增长25.9%,其中私营服务业企业的户均注册资金达到121万元,私营服务业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
四、投入稳中有升,为服务业的发展增添后劲和活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宏观环境的改善,更需要有效投入的增加。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的调整,各级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投向,逐步增加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服务业领域的信贷投入。截止6月末,全市服务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14.3亿元,比年初增长7.4%,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28.8%。同时,服务业招商会的成功举办加速了我市服务业的全面开放。1-6月份,全市新签服务业外资项目37个,同比增加20个;协议利用外资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在全市协议利用外资中的份额由去年同期的8.9%提高到21.7%。资金的有效投入进一步带动了服务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14.2个百分点。
五、行业发展良好,促进了服务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上半年,从服务业主要行业的发展势头看,呈现出传统行业增速加快,新兴行业稳步推进的格局。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点交通设施的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1-6月,全市完成货运量2917万吨,客运量755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0%和18.8%;常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9万吨,同比增长34.9%。上半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批零贸易业增速加快。近年来,我市坚持引进和创新零售业态,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区域性商贸中心,特别是南大街步行街的建成营业,为调整我市流通格局,提升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半年,批零贸易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8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增长16.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0.7个百分点。从消费市场的增长格局看,改变了多年来餐饮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批零贸易业发展速度超过了餐饮业。上半年,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较餐饮业高出6.7个百分点。
——旅游业品牌效应显著。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今年我市继续着力把旅游宣传与城市形象宣传相结合,努力塑造旅游城市品牌,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31%,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5%;各旅游景点(区)接待游客86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0%和30.9%,旅游市场的规模和人气稳步提升。旅游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镇江、扬州等市,在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中列第7位。
——信息服务业平稳增长。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电信市场的逐步放开,行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通信市场开始步入平稳增长的新阶段。1-6月份,全市完成通信业务收入15.7亿元,增长10.0%;实现增加值13.3元,增长10.3%。截止6月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8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8.4万户,分别比年初增长16.1%和2.3%。与此同时,软件业在近两年政府的不断扶持下,开始逐步复苏。上半年软件业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增加值3863万元,增长7.6%。
——金融保险业稳健运行。上半年,我市银行业加快信贷投向的调整,努力化解金融风险,加快了金融业务的调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全市金融运行形势较为稳定。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61.7亿元,比年初增长14.3%;贷款余额1054.42亿元,增长11.1%。同时,保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快了险种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型险种,规范保险行为,建设诚信保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人寿险18.7亿元,增长9.7%;财产险4.8亿元,增长15.4%。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服务业发展思路和方向,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地区之间服务业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取决于城市环境、经济地位等硬件基础,更多地取决于科技信息、人才质量、金融资本、政策环境等软件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才能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而从我市服务业投入重点来看,还主要集中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等硬件建设方面,以上半年服务业招商会为例,共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52.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类项目和商贸类项目总投资41.5亿元,占签约项目投资的78.5%。由此可见,我市在服务业项目的投入上,具有明显产出效益的项目仍十分缺乏,服务业要在短期内迅速扩大总量、提升比重,依然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从下半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市服务业仍将延续上半年的良好势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由于工业无论发展速度,还是总量规模,都超过服务业,工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服务业增长1.5个百分点,因此,预计今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难以取得较大突破。(撰稿人:杨薇 核稿人:吴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