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拉动有所增强 消费结构继续提升
今年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居民家庭消费观念继续更新,消费层次明显提升,特别是以住房、汽车、数码产品为代表的高档消费日益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活跃,也进一步带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增长。
一、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总体状况
与往年相比,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一改“前高后低”的走势,春节以后零售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转淡迹象,持续呈现繁荣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也逐月攀升。1-6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8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较去年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1.2个、1个百分点,特别是3-6月份零售额当月增幅分别为16.8%、17.2%、18.1%和18.3%,消费市场明显呈现向上走势。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城市消费市场支撑作用日益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条件和购物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人们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使城市消费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市场,在全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中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上半年,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61.6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7.5%,比重较上年同期又上升0.3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2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仅为12.5%。
2、节假日对消费市场拉动作用仍然较强。春节、“五一”两大长假期间,消费市场汇聚了大量人气,众商家也展开激烈竞争,纷纷举办各种优惠酬宾促销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节假日消费市场火热的旺销势头。据统计,今年春节所在的二月份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2亿元,五月份完成零售额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18.1%,两个月份的增幅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五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大商场、超市的客流量是平时的3-4倍,销售额出现大幅增长,如百大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18.3%,泰富百货同比增长31.7%,苏宁电器同比增长52.4%,武进明都超市同比增长17%。
3、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上半年,批零贸易业发展速度超过了餐饮业,改变了多年来餐饮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较餐饮业高出2.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继续保持向上势头,完成销售额164.8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零售额52.9亿元,同比增长10.1%。同时,我市大多数商品销售形势较好,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销售情况统计显示,在25大类商品中,上半年有16类商品的零售额保持增长,其中,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4.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2.7%,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3.4%,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1%,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4%。
4、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市场朝特色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旺盛。1-6月,53家亿元市场共实现商品成交额217.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10大重点市场实现成交额141.1亿元,同比增长18.6%,在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中所占比重达65%,较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尤其是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钢材现货交易市场、湖塘针纺织品市场、新长江自由贸易中心和湖塘棉纱市场等6家市场,上半年成交额均已突破10亿元,共实现市场成交额111.2亿元,在亿元市场成交额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
5、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提升。随着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消费层次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以住房、汽车、数码产品为代表的消费日益增长,消费水平总体上由万元级逐步向十万元级、几十万元升级。据市统计局城调队住户调查显示,截止6月底,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3.7辆、电脑44.7台、空调140.3台,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7.7平方米,均比几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据最近城调队开展的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抽样调查显示,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住宅电话普及率为97%,户均拥有无线市话(小灵通)0.5部、移动电话1.2部,月户均通讯费支出为133.3元。同时,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液晶彩电等数码产品正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都促进了我市居民消费的升级换代。
二、下半年我市消费市场走势展望
虽然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一些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并且较为突出,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导致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滞后;城镇职工下岗失业压力仍较大,致使部分居民对预期收入增长信心不足,导致储蓄上升、消费率下降。尽管如此,我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向上的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仍将保持高位发展的态势,初步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我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部分投资将转化为消费需求,而教育、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也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增长空间。
二是居民购买潜力依然十分巨大。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都稳步提高,同比增幅均超过10%,为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居民潜在的购买力十分巨大,截止6月底,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815.3亿元,同比增长17.4%,人均储蓄存款超过2万元,为消费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流通领域开放促进消费增长。随着入世后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外商和外埠优势商业企业将进入我市零售领域,如我市首家外商独资超市—–常州每家玛超市已在上半年开张营业。这些外资零售企业的到来,不仅进一步丰富我市的商品市场,还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从而刺激和带动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将推动消费市场更趋繁荣兴旺。(撰稿人:王晨 核稿人:吴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