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1-7月我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浅析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  努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日益提升。但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剧烈振荡,也使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融资渠道窄、创新能力差、管理水平低、市场秩序乱等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市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按照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中小型工业企业是指资产总计在4亿元以下、销售收入在3亿元以下、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企业。中小型工业企业在我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覆盖了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今年前7个月,我市中小工业企业主要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总体实力增强,贡献份额提升。截止7月底,全市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达3571家,企业数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6%;期末资产达1516亿元,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达83.2%。1-7月份,中小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5%,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4.4%、87.0%和85.1%,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7个、2.1个和0.9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86.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提高。今年以来,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了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与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总体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大型企业。1-7月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产值1187.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5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28.1%,增幅较大型工业企业高出6.0、5.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总额70.3亿元、4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25.3%,增幅较大型工业企业高出19.4、8.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为3.6%、9.1%,分别比大型企业高出0.5个、1个百分点。
    ——管理机制优化,经营层次上升。随着中小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内部机制、管理模式逐步得以完善,逐渐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家族化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过渡。截止7月底,3571家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中,共有有限责任公司482家,股份有限公司24家,占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数的14.2%,所占比重较去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小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所增强,在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中小企业所占份额达85.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7个百分点。
    ——行业发展平稳,增长较为协调。从我市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看,机械、化工、纺织、冶金四大行业占据了较大的份额。1-7月份,四大行业的中小企业分别完成产值419.9亿元、180.4亿元、174.7亿元、124.2亿元,四大行业产值合计占到中小企业产值总量的75.7%,集中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明显好于大型企业,九大行业中,有8个行业增长幅度在两成以上,其中冶金、化工、建材、医药行业的增长幅度超过三成,增长最快的冶金行业增速达39.2%,增长最慢的电子行业增速也达到17.5%,高低落差为21.7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58.4个百分点的落差。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改革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束缚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项资金偏高,资金周转困难。受经营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在信用评级、抵押担保、授信额度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融资困难的矛盾始终比较突出,但与此同时,两项资金的占用却不断增加,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导致了资金周转效率的降低。截止7月末,我市中小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额高达395.1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高于大型企业16.7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286.4万元,同比增长24.1%,高于大型企业18.8个百分点;中小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3次,比大型企业慢了0.2次。
    2、开发能力薄弱,竞争实力偏低。我市中小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投资少、设备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初级产品、大路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多,高精尖产品、名优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少。据统计,1-7月份,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5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量的82.5%,低于产值份额2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5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产值的4.3%,低于大型工业企业13.7个百分点。
    3、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效率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我市中小工业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规模扩张的普遍障碍。由于经营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许多中小企业仍然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为主,劳动生产效率相对低下。1-7月份,我市中小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5万元/人,低于大型工业企业5.3万元,仅相当于大型工业企业的六成多。
    4、经营范围狭窄,产品内销为主。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使得中小企业缺乏引进设备和技术的资金来源,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技术层次低,难以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应的份额。即使一些以生产外贸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只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产品低价打入国际市场。1-7月份,我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06.7亿元,占其销售产值的比重仅为17.9%,低于大型工业企业2.5个百分点。
    5、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竞争无序。我市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所进入的行业门槛不高,资金和技术要求比较低,普遍存在着竞相压价、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问题。而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以及法律规范的不健全、监督管理的不到位,也使得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现象频现,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行为时有发生,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欠佳。
    三、加快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也取决于外部的政策环境。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应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推动制度创新,紧密跟踪国内外市场,结合国家的产业发展和布局政策,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从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来打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合我市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中小企业既要重视产品创新,也要重视工艺创新,要立足自身,上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敢于进取等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或借用外脑等形式,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是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协作。要通过发展“块状经济”和走“专精特新”的路子,融入大市场,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国际分工,占据市场一席之地。要提高企业产品的定位,逐步从模仿型产品为主导转向自主创新、自行设计产品来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参与大企业的配套和协作,实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从而加强自身的发展能力。
    三是加强指导、调控与支持力度。建立中小工业企业动态跟踪监测体系,及时掌握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动向、困难与问题,定期发布具有指导性作用的《中小工业企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引导中小工业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些行业和产品领域,防止和避免盲目投资。要进一步拓展中小工业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经营前景好、有发展潜力企业的资金援助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建立健全中小工业企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中小工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拥有稳定的市场及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为此,建议借鉴日本中小工业企业管理的经验,成立专门的中小工业企业“诊疗”机构,为中小工业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它们在发展方向、生产规模、产品销售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少走弯路。(撰稿人:张向平  核稿人:杨珏)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