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1-9月份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监测报告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我市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1-9月份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监测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化解生产要素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保持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生产增长势头良好,内外贸易发展势头活跃,财政金融运行势头健康,居民收入增长势头喜人。据初步测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2.0%、18.2%和13.7%。国民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特点之一  工农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农业生产出现转机,农民收入增速加快。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免征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快速增长势头。1-9月份,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1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2.2个百分点。在农作物丰收、农产品涨价等因素的共同促动下,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收入增速继续在上升通道内稳定运行。抽样调查显示,1-9月份,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203元,同比增长17.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0.6%,创出了多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私营工业发展良好。进入下半年以来,宏观调控对工业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工业生产速度出现一定的回落趋势,但总体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82.3亿元,同比增长31.9%,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低了3.6个、3.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按省统一口径计算,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59.8亿元,同比增长23.0%,与泰州、扬州两市并列全省增幅榜第4位。从轻重工业看,在重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滑的同时,轻工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1-9月份,全市轻工业完成产值512.3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分别较前两个月提高0.5个和0.3个百分点;重工业累计完成产值970.0亿元,同比增长37.0%,增幅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从各大行业看,冶金、建材、化工、电子、塑料五个行业产值增幅快于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9.4%、46.1%、38.9%、34.1%和31.7%;服装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增长幅度在8月份提升到两位数的基础上继续走高,累计增幅达16.5%,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上升14.2个、9.9个百分点;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工程机械行业仍没有出现明显的起色,产销形势依然较为低迷,前三季度,装载机产量同比增长7.4%,挖掘机产量同比下降了36%。从经济类型看,私营工业增长速度快于公有制企业和三资企业,1-9月份,私营企业完成产值520.0亿元,同比增长36.9%,快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快于国有、集体、三资企业10.6个、4.2个、2.9个百点;全市产值规模前10家企业中,私营企业占了4家,中天钢铁等5家私营企业前9个月产值规模已突破10亿元大关。
特点之二  内外需求市场保持旺盛态势
——国内消费稳中见旺,餐饮市场较为红火。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市场基本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受“非典”影响基数较低,增幅超过了16%。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抬升,零售市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9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4.8亿元,同比增长15.5%,高出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市场完成零售额204.0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8.1%。随着中秋、国庆两大节日的到来,我市餐饮市场消费红火,1-9月份,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8.5亿元,同比增长39.4%,增幅比全市零售额增幅高出23.9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平稳运行,一般贸易份额提高。据海关统计,至9月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其中出口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3%,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进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4.6%,比上月下降7.6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3.7个百分点。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好于加工贸易,1-9月份,全市加工贸易完成出口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0.1%;一般贸易完成出口2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7.6%上升到68.3%。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形势较好,出口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1%和41.8%;纺织服装的出口形势相对低迷,前9个月累计完成出口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在全市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5.7%下降为31.5%。
特点之三  投资、外资增速逐步趋稳
——投资形势趋于稳定,房地产开发增速领先。下半年以来,我市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上半年高位回落的基础上逐步趋稳,1-9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8.2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国有投资93.0亿元,同比增长32.0%;完成非国有投资305.2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民间投资240.1亿元,同比增长22.7%,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达到60.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65.1亿元,同比增长43.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4.6%上升到16.3%。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1-9月份,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6.4亿元,同比增长61.1%,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33.3个百分点,在各类投资中保持领先位置;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达14.2%,比去年同期上升11.2%。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达72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1%,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达34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1%;商品房竣工面积达106.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119.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1.8%。
——招商月成效显著,利用外资难中有进。9月份是我市的“招商月”。随着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的召开,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利用外资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签外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当月全市新签协议外资项目51个,协议注册外资金额4.8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1.2亿美元,协议外资和实际外资均创下今年以来的月度最高。特别是在招商月和博览会期间,美国德州仪器、法国欧尚超市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常州,在这些大项目的带动下,我市前一阶段利用外资的低迷状态有所改观,1-9月份,全市协议注册外资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5.0%;注册外资实际到帐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
特点之四  财政、金融运行态势健康
——财政实力稳步提高,财政支出合理有序。今年以来,我市各级财税部门继续强化征收管理,财政收入保持了适度较快的增长。1-9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32.1%。在财政总收入中,第二产业完成税收65.8亿元,同比增长24.2%,第三产业完成税收34.8亿元,同比增长39.5%;私营企业及三资企业税收入库情况良好,对全市地方财力的提升拉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私营企业上交税收25.7亿元,同比增长54.2%;三资企业上交税收19.1亿元,同比增长49.3%,均明显高于其它经济类型。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达45.6亿元,同比增长28.4%;基金支出17.3亿元,同比增长28.0%。
——信贷投放平稳运行,存贷增幅继续回落。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321.8亿元,贷款余额为900.1亿元,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3个和6.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低16.3个和35.1个百分点,达到了近几年来存贷款增幅的最低点。在信贷投放从紧控制的情况下,我市金融机构通过勤放勤收、加快资金周转等办法,努力满足工业企业以及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1-9月份,全市新增工业短期贷款47.9亿元,占新增短期贷款总额的92.9%;新增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25.2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总额的51.4%。
特点之五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物价水平继续攀升,上涨势头逐步趋缓。受去年四季度以来粮油、肉禽等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影响,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走高。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4.1,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上升1.6个和0.7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6.1%,创下了最近7年来的月度指数新高。八大类消费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涨势明显,前三季度同比上升13.5%,影响总指数上升4.5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6.2%,油脂、肉禽、蛋类、水产品价格均上涨两成左右;如果剔除食品价格上涨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则今年的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进入下半年以来,去年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逐步减弱,新涨价因素的影响逐月抬升,7、8、9三个月,翘尾因素分别影响价格指数上升3.0个、1.8个和1.2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指数上升2.2个、3.3个和4.9个百分点;在9月份消费价格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占到八成左右,而翘尾巴因素仅占二成。
——居民收支同步增长,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大力推进“富民”工程,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收入,切实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月份,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71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幅为9.6%。在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465元,同比增长10.6%,家庭设备、居住装修、交通通讯仍是居民的消费热点,消费支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1.0%、33.4%和15.4%;食品消费支出也在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1%。
二、对当前及全年经济走势的判断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今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来之不易的,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宏观调控,积极研究应对之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经济发展中不稳定因素影响的结果。从今后几个月的发展趋势看,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局势有望继续好转,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有可能逐步减弱,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将得到一定的缓和。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大多数企业家对经济运行保持比较乐观的心态,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生产经营景气指数预计将达125.8和126.5,双双处于较为景气的区间,而且比三季度有所上升。但也应当看到,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周边城市大得多,一些先行经济指标如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信贷等已经明显放慢增长步伐,工业生产及经济效益增速有所下滑;一些困扰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国际油价上涨、资金供应短缺、煤电油运紧张等,仍将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产生持续影响,我市国民经济有可能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快速发展后,步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以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而言,大部分指标可以如期完成,而个别指标完成却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大致情况如下: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有望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地区生产总值(GDP)将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望创出近几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工业生产速度有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略有下降,全年增速可望与去年基本持平;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将在4季度得到延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年有望能够保持30%左右的增长幅度。
——物价调控压力较大。虽然粮价上涨已经缺乏空间,以粮食为原料的肉禽蛋奶价格也将随之趋于稳定,但去年涨价的翘尾影响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新涨价因素,仍将对四季度物价走势形成比较明显的影响。即使今年后三个月价格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上,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也将上涨4.8%左右。
——三大需求趋于平稳。与前三季度比较,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幅度不会出现较大的落差,在重点项目推进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投资增幅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小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总量略有扩大的同时,增长幅度将出现小幅回落,但全年仍可望接近15%,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出口形势较为平稳,有望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
(撰稿人:吴煜   核稿人:恽东玉)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