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贸易结构有待改善 ——1-10月份全市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克服了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以及人民币汇率调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1-10月份,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出口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进口17.9亿美元,同比下降3.2%。全市实现贸易顺差31.6亿美元,刷新了同期历史的最高值,比去年全年的贸易顺差高出6.3亿美元。 一、今年以来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月度出口规模不断攀升。今年以来,我市外贸出口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增幅基本保持在30%左右,特别是单月出口规模呈逐月上升的态势,月出口额由年初的4亿美元左右提高到6、7月份的5亿多美元,9月份当月出口达到5.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月高出36.4%,比去年全年平均水平高出五成多,创出了历年来单月出口的最好水平。 2、一般贸易比重稳步提高。今年以来,我市一般贸易出口屡屡刷新单月出口最高纪录,出口增幅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1-10月份,全市一般贸易出口额达3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8%,比全市外贸出口增幅高出6.7个百分点,比加工贸易出口增幅高出2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前10个月达到72%,比去年同期高出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 3、三资企业贡献有所提升。今年前10个月,我市三大贸易主体外贸出口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其中外贸公司完成出口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完成出口23.0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自营生产企业完成外贸出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2.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出口比重和贡献份额呈现同步上升趋势,在全市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3.4%上升到46.5%,对全市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9.9%上升到56.1%。 4、重点市场出口势头良好。今年以来,我市对美国、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出口规模不断加大,对韩国和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外贸出口也实现了较大突破,而欧盟市场的出口额更是实现了超常规的增长。1-10月份,我市对美、日及香港市场出口额分别为11.9亿美元、8.1亿美元、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6%、15.9%和19.1%;对欧盟市场出口额为9.1亿美元,同比增长67.2%;对韩国、东盟出口额分别为1.6亿美元、3.7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2.5%和38.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5、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定。虽然今年以来针对纺织品出口的贸易争端急剧上升,美国、欧盟均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频频设置障碍,但从今年前10个月我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形势看,并未受到明显影响。1-10月份,我市纺织服装出口额达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额为2.0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对欧盟市场出口额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90.7%,不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也大大高于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幅。 二、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对外贸易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的变化、出口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贸易环境变数的增多,使得我市对外贸易在贸易结构、增长后劲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外贸进出口增长幅度继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低进高出贸易格局影响了经济增长后劲。今年以来,我市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性有所加剧,在外贸出口维持三成左右增长速度的同时,进口增速始终呈现下降态势,虽然降幅逐步趋缓,但到10月底仍未扭转负增长局面。在各类进口商品中,一般贸易进口额同比下降11.2%,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同比增长7.5%,进料加工贸易同比增长10.5%,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设备进口同比下降14.2%。这种高出低进的格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市企业对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但进出口增长的失衡和进口贸易的持续低迷,加大了我市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削弱了进口贸易对我市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并对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一定影响。 2、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在我市出口商品结构中,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到全市出口总额的70%左右,这个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左右,比苏州高出50多个百分点,比无锡高出30多个百分点。而一般贸易出口商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贸公司在异地收购的产品,以服装商品出口为例,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出口8.4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相当于68.4亿元人民币,而同期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上报的出口交货值为48.2亿元,两者之间的差额达20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亿元。这就使得我市增值税收入和出口退税负担之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不对等,加重了地方财政承担出口退税的压力。 3、人民币汇率调整加大了出口企业压力。从历史数据看,我市外贸出口受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影响比较大。1992年至1994年,我国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平均汇率由5.52元提高到8.62元,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50%,促使我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增长幅度均在70%以上。而1995年至1997年的三年中,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从8.35元下降至8.28元,人民币实际升值4%,出口增幅出现逐年回落。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调整了汇率政策,人民币出现小幅升值,这无疑将对我市一些劳动密集型以及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一些本小利薄的出口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明显加大。 4、出口商品结构性矛盾阻碍了出口增长空间。目前我市出口产品仍以纺织、服装、机电等传统产品为主,出口总量占到全市出口总额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的矛盾始终未有明显的改善。今年1-10月份,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5.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增幅比全市外贸出口平均水平低26.7个百分点,其中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全市外贸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1.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撰稿人:倪立宪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