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支增长较快 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收支同步增长,生活质量继续提升。据市统计局城调队对市区3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9310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可支配收入达8604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人均家庭总支出为8410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消费性支出6049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5%,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1.1%。 一、收入方面 从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收入渠道正逐年加以拓宽。 ——工薪收入持续增长。以工资为特征的工薪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体,但其占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为5818元,同比增长13.3%,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62.5%,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在全社会提倡和鼓励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中,我市城镇居民从事个私经营人数不断增加,推动了居民家庭经营净收入的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159元,同比增长25.1%,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12.5%,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对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9.6%。 ——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理财观念不断创新,投资意识逐步增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均达211元,同比增长81.3%,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4%上升至2.3%,对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0%。财产性收入中,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为69元,人均出租房屋收入达97元,同比分别增长86.8%和104.2%。 ——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做好离退休金、失业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同时,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及时提高企业离退休金发放标准,从而促进了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平稳增长。1-6月份,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121元,同比增长9.4%,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人均达1708元,增长12.8%;社会救济收入人均为26.8元,同比增长30.8%。 二、支出方面 从消费构成来看,上半年八大类居民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消费重点持续向居住、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领域倾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居住费用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由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居民家庭居住消费支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644元,同比增长54.4%,占消费支出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8%上升至10.6%,其中人均装潢支出(包括购买维修用建筑材料)达341元,同比增长1.1倍;人均居住服务费(包括物业管理费、房屋维修服务费)支出为19元,同比增长80.5%;人均水、电、燃料支出271元,同比增长16.3%。 ——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居民对家庭和社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服务消费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也稳步上升。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296元,同比增长20.4%,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用于美容的人均服务消费达19元,同比增长77.1%;人均用于购买金银珠宝饰品的消费支出为33元,同比增长1.7倍。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进一步攀升。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百姓防病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逐年攀升。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09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人均药品费支出188元,增长5.4%;人均医疗费支出120元,增长31.9%;人均滋补保健品支出85元,增长17.1%。 ——食品消费支出保持平稳增加。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2199 元,同比增长13.7%。从食品支出构成看,新鲜瓜果消费支出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21.9%,其余依次是蔬菜、水产品、奶及奶制品、粮油,同比分别增长14.6%、9.6%、5.7%和5.6%。居民家庭在外就餐次数继续增多,半年来人均在外用餐消费支出628元,同比增长33.6%,占食品支出的比重达28.6%,比去年同期上升4.3百分点,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22.4%。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稳步上升。在家庭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城镇居民更舍得在子女教育培养和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上加大投入,教育费用支出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文化娱乐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娱乐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多,都推动了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增长。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娱乐文教支出为741元,同比增长8.2%,其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17元,同比增长33.7%;人均教育支出273元,同比增长21.0%。 三、存在问题 虽然今年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收支保持同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倾向走低等现象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逐月放慢。今年以来,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逐月放缓,“高开低走”的趋势较为明显。至6月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由一季度的17.0%下降到13.6%,回落了2.4个百分点,与今年收入增长最快的2月份相比,下降了6.1个百分点。在省内城市中的排名也由最高时的第3位后移至第8位,与今年可支配收入增幅最高的南京相比,差距由0.8个百分点扩大到4.5个百分点。在长三角16城市中的位次也由最高时的第5位后移至第8位,镇江、泰州、宁波三市收入增速先后超过了我市。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尽管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期达标的难度不大,但上半年的回落走势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呈两极分化趋势。虽然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高低收入家庭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10%的最低收入户家庭人均月收入仅为440元,只达到全市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三成,同比增6.0%,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10%的最高收入户家庭人均月收入为4312元,是全市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3.0倍,同比增长26.9%,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一倍。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由去年同期的8.2:1扩大为9.8:1,“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趋势更为明显,对整体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城市居民消费倾向继续走低。受住房、教育、医疗等预期支出上升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受到制约,居民消费倾向继续走低,储蓄倾向增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为70.3%,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的意愿仍较为明显,尽管今年股市开始出现转机,分流了居民部分投资资金,但储蓄存款余额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截止6月底,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981.4亿元,同比增长20.4%,比今年年初增加118.7亿元,平均每月新增存款近20亿元。(撰稿人:孙丹 核稿人:杨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