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综合篇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调控力度明显加大    发展速度小幅回落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多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集中实施,我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制约。面对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趋利避害,负重奋进,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工业经济、财政收入、对外贸易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虽然投资增幅快速回落、招商引资困难增加等对未来经济发展构成较大影响,但消费需求在前两年小幅回升的基础上继续稳步走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提升。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2%、18.5%和13.9%,其中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9.6%。
    一、宏观调控措施在我市经济运行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今年国家连续出台的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及结构、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等多项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主要着力点的宏观调控措施,其措施之严、力度之大是多年来所少有的。目前,这些调控措施已经基本落实到位,并在我市经济发展中逐步显现其效果。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五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投资增长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苏南、苏中地区各城市在省委沿江开发的统一动员部署下,出现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大多数城市投资增速创出历史新高,我市也在民间资本、外商资本、金融资本的共同推动下,呈现出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面增长的态势,1-2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同比增长118.4%,增长速度创多年来的同期最高水平。进入3月份以后,国家在土地、资金两个方面连出重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声而落,平均每月回落幅度在20个百分点左右。1-6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7亿元,同比增长28.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5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7.7个百分点,其中属于国家重点调控对象的钢铁、水泥行业,投资增幅分别由一季度的15倍、37.1%下降为3.6倍、22.8%。全市新开工项目数量由一季度的月均246个下降为二季度的203个,下降了17.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由一季度的187.8亿元下降为二季度的93.3亿元,下降了50.3%。
    二是信贷投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市金融机构积极落实信贷调控政策,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控制贷款授信总量,使部分过热行业的贷款规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市信贷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存贷款增速呈现逐月回落趋势。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92.2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比一季度回落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94.5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3.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887.2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5.2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218.6亿元,同比增长50.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2.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规模迅速收缩,去年,我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月均增加额为20亿元,今年一季度月均增加额为27.7亿元,而进入二季度以后,贷款余额月均增加额下降到了1.6亿元,其中6月份当月还呈现下降态势。
    三是农业生产形势出现明显转机。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并先后出台了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生产补贴等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40.1亿元,同比增长5.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尤为可喜的是,在夏收粮油大获丰收、农副产品价格上扬、农村工业加快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收入一举扭转了连续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952元,同比增长15.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创下了最近7年来的最高增速,这也是最近7年来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
    四是消费市场转旺趋势更显明朗。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呈现全面回升态势,在“买涨不买落” 的心态影响下,城乡居民消费预期有所增强,一些长期蓄积的潜在购买力开始逐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消费市场在前两年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加快发展态势,而近年来汽车、住房、旅游、健康、电子通信、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项目的持续升温,超级市场、连锁经营、仓储商店、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迅速发展,也对消费市场的进一步转旺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1-6月份,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3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批零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36.3亿元,同比增长14.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39.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1个百分点。
    五是生产资料价格出现小幅回落。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由一季度的43.0%回落到上半年的28.6%,全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也由一季度的63.8%回落到上半年的33.5%。各地均有许多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在建项目停建、缓建,导致流通环节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下跌走势,投资品价格逐步趋向理性。市企调队价格抽样调查资料显示,6月份,我市被调查企业炼钢生铁平均购进价格为2162元/吨,比3月份下降了19.5%;0#柴油平均购进价格为3235元/吨,与3月份基本持平;铝锭平均购进价格为13297元/吨,比3月份下降了11.2%;铜锭平均购进价格为19090元/吨,比3月份下降了4%,化工原料、平板玻璃、普通硅酸盐水泥、螺纹钢等平均购进价格也比宏观调控前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二、对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的初步判断
    从已经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国家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夏粮丰收大局已定,秋粮生产大有希望,粮食价格趋向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部分过热行业生产速度有所趋缓,投资品价格开始走低;信贷投放过快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土地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新增建设用地大幅度下降,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一些经济专家也指出,本轮宏观调控采用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多管齐下的办法,其中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已经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经济手段的效果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信贷规模的急剧收缩,已经使相当一部分项目、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银行系统存量贷款的风险明显上升,不良债务率开始迅速反弹。为了避免宏观经济的“硬着陆”,预计国家近期不会再出台新的调控措施,宏观调控的重点将由控制总量逐步向调整结构转变,调控力度也有可能适度放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回暖迹象。综合宏观调控措施的滞后效应、经济运行的惯性作用以及支撑经济增长各要素的变化趋势等因素分析,预计今年我市经济总体呈现“高开平走”格局,下半年发展速度将有所趋缓,地区生产总值全年有望保持与去年持平或略高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将有所增强。主要经济指标中,财政收入、工业生产、外贸出口、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有望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但工业生产及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较为严峻,完成年度目标有一定的难度,但固定资产投资在江边电厂等项目的拉动下,增长速度有望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上或者略有走高。
                                                 (撰稿人:恽东玉   核稿人:张哲浩)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