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增势良好 三大需求稳步扩张 进入下半年,我市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外贸出口稳步上升,财政金融走势平稳,居民收支持续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健康平稳的发展格局。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7月份,我市工业生产“淡季不淡”,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75.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1.8%;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830.4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32.4亿元,同比增长22.2%。 ——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九大行业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尤其是冶金行业增势强劲,对全市工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1-7月份,冶金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2.0亿元,同比增长59.1%,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份额达30.5%,增速和贡献份额均居九大行业之首;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0.7亿元,同比增长24.6%,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份额达28.9%,贡献份额列九大行业第2位。值得一提的是,电子行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增长速度明显提升,1-7月份产值同比增长35.5%,增幅仅次于冶金行业,居九大行业第2位。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良好。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4.5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达25.4%,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个百分点。远宇电子集团、伟创力(常州)有限公司、新科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着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企业产销形势良好,前7个月新增产值均在2亿元以上。 ——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7月份,纳入统计范围的199只主要工业产品中,累计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的有110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55.3%,其中60只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超过20%,25只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超过50%。我市每月公布的24只重点工业产品中,有14只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增幅超过20%的有5只产品,分别是化学农药、房间空调器、成品钢材、摩托车和挖掘机。 二、三大需求继续有力扩张。今年以来,我市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总体较为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在不断优化结构的同时,推进势头更趋稳健;消费需求延续去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尤其是三资企业出口形势较为看好。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内部结构更趋优化。进入下半年,我市继续加大调控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1-7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11.5亿元,同比增长26.5%。工业投资增速趋缓。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19.0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4.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1%回落至62.4%。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94.9亿元,同比增长31.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较为活跃。以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累计完成投资419.4亿元,同比增长34.7%,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出8.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7%上升至82%,其中民间投资完成348.2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完成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4.9%。房地产投资形势平稳。1-7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3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住房空置面积居高不下。截止7月末,全市住房空置面积达4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倍,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倍。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餐饮消费较为火热。我市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住宿餐饮消费依然十分红火。1-7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0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行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累计完成零售额33.2亿元,同比增长29.4%;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7.2亿元,同比增长14.5%。分地区看,城乡市场发展仍不平衡,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68.0亿元,同比增长17.5%;农村市场完成零售额26.0亿元,同比增长1.3%,城市市场所占份额由去年同期的87.3%提高到91.2%。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三资企业贡献突出。1-7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进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出口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从企业看,三资企业成为拉动全市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累计实现出口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1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从出口国家及地区看,除了继续巩固发展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传统市场外,对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市场以及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市场出口形势较为乐观,其中对东盟市场出口额达3.5亿美元,同比增长47.3%;对拉美市场实现出口1.8亿美元,同比增长72.7%;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出口额分别达9.7亿美元、6.1亿美元和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0%、 16.3%和25.4%。 三、财政金融保持稳健运行。7月份,我市财政收入增速有所加快,特别是工业经济的良性运行,带动了增值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增长,为地方财政提供了良好的税源基础。与此同时,金融运行态势平稳,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1-7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57.9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23.7%,比上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50.8亿元,同比增长24.4%。从收入来源看,增值税增势强劲,对财政收入拉动作用明显,累计入库14.0亿元,增幅达到28.1%;企业所得税增速有所加快,当月实现税收2.7亿元,累计入库10.5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信贷规模持续扩大。截止7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914.4亿元,比年初增加275.0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977.1亿元,同比增长18.4%,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346.3亿元,比年初净增233.1亿元,同比增长27.6%,高于去年同期8.9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大幅上扬,贷款余额达405.8亿元,同比增长45.5%,高于去年同期22.4个百分点;短期贷款792.7亿元,同比增长13.0%。 四、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全市上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富民强市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在居民收支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一定的控制。 ——居民收支同步增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7月份,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65元,同比增长13.4%;人均消费性支出达7048元,同比增长13.4%。从收入项目看,财产性收入增势迅猛,人均收入299元,同比增长1.3倍;其余依次为经营净收入、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人均收入分别为1346元、6737元和2460元,同比增长25.7%、12.6%和8.9%。从支出项目看,八大类消费支出除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持平外,其余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居住类消费支出上升最快,同比增幅达54.9%。 ——物价涨幅继续回落。7月份,受食品价格回落的影响,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达101.9。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五涨三跌”,其中居住类、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9%、4.3%、1.8%、1.1%和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9%、1.8%和0.5%。(撰稿人:杨珏 核稿人:吴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