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2006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服务业篇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贡献作用不断增强
    2006年,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任务,积极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催生等多种举措,较好地促进服务业总体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
    一、2006年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市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区加快形成了二、三产业互补互动、“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1、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贡献份额明显上升。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548.5亿元,按可比计算增长15.4%,增幅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5%,住宿餐饮业增长17.5%,金融业增长17.6%,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6.4%。与此同时,服务业实现税收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对税收总额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全年服务业累计完成税收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3.5%。
    2、个私服务增长较快,平均规模稳步扩大。截止2006年底,全市私营个体服务业户数累计已达12.3万户,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私营户数为1.8万家,个体户数为10.5万户,分别增长18.5%和8.9%;私营个体服务业企业注册资金共计279.0亿元,增长28.1%;私营个体服务业从业人数达36.1万人,增长18.3%。在经济总量稳步上升的同时,私营个体服务业企业平均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个体户平均每户注册资金达到2.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私营企业的户均注册资金达到145.0万元,增长8.5%。
    3、有效投入快速增长,发展活力日趋增强。去年我市继续把服务业招商作为重点,通过建立服务业招商项目库,举办境外专题招商活动等措施,积极吸引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服务业也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全年新签服务业外资项目96个,比上年增加25个,共协议利用外资9.5亿美元,增长82.3%,在协议利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8.3%上升到28.9%,其中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个,占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总数的76%,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除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外,服务业投资也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累计达到3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0.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目前,服务业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份额已接近50%,正逐步成为拉动全社会投资快速增长的又一主要力量。
    二、服务业各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2006年,我市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呈现出传统行业增速加快、新兴行业稳步推进的良好格局。
    1、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随着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重点交通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市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旅客运输和货运生产稳中有升。2006年,全市累计完成货运量6353万吨,比上年增长10.8%;完成客运量15958万人次,增长10.0%;货物周转量为33.7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达67.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7.9%和5.9 %。
    2、消费品市场兴旺活跃。近年来,我市坚持引进和创新零售业态,大力推行连锁经营、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区域性商贸中心,为调整流通格局、提升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住宿餐饮业发展一马当先,累计实现零售额57.4亿元,增长29.4%,增幅较批发和零售业高出14.6百分点。
    3、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旅游景区(点)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已成为服务业中又一个快速增长点。2006年,全市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5%。各旅游景点(区)共接待游客152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4.4亿元,分别增长17.1%和22.3%。溧阳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还顺利通过全国评审,成为我市第6家AAAA级景区。
    4、通信服务业持续发展。尽管我市通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断下调,但通信业务总量仍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用户数稳步上升,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底,我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和移动电话用户数均突破200万户,分别达到216.9万户和255万户,比上年增长7.3%和22.9%。全年通信业务收入累计达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
    5、房地产业发展更趋理性。2006年是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较多的一年,我市房地产业坚持调控与发展并重,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了活跃、理性的良性态势。全年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年末房屋施工面积达1701.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839.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6.6%和73.7%。商品房销售形势良好,全年销售面积达47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08.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46.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2.4%和36.7%。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全市平均价格为3992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4%,其中住宅销售价格平均为3647元/平方米,增长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平均7272元/平方米,增长9.9%。
    6、金融保险业健康运行。2006年,我市各大银行加快调整信贷投向,努力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金融运行保持了较为健康稳定的形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74.1亿元,比年初增长20.4%;贷款余额1348.6亿元,比年初增长21.1%。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为8884.70亿元,支出5433.24亿元,分别增长22.6%和18.7%。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和保险市场的逐步规范,我市保险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幅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增长较快,实现保费收入11.2亿元,增长35.3%,增幅比上年提高31.8个百分点,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也由上年的21.9%提高到26.3%;人寿险实现保费收入31.4亿元,增长6.1%。
    三、加快常州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006年,我市服务业虽然保持了较快发展,但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因此,如何进一步加速服务业发展,特别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增长,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1、坚持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进入服务业领域,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各类资本经营运作,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清理消除歧视性政策,实行同等待遇。同时,继续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建立服务业招商引资的奖励机制,保护投资人和招商人的合法利益,使更多的资金注入商贸、文化、旅游和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充分提升服务业的层次,扩大服务业总量规模。
    2、重视配套联动,大力发展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围绕“双轮驱动”战略,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更要结合我市实际,重视提升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整体水平,使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辅相成,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快速成长。要通过政策倾斜,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继续加大对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投入,力争在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取得成效,进一步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
    3、提升城市化水平,有步骤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城市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市应继续加快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为服务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地促进农村服务业较快发展。
    4、改善环境条件,积极促进服务消费群体壮大。通过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投资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继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服务业基础环境。同时,要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整顿和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吸引和扩大消费群体。另外,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制定倾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提高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良好氛围。(撰稿人:许听泉 核稿人:吴煜)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