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1-3月份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监测报告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增长速度趋于理性
    进入2005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工业生产、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市场消费进一步趋于活跃,财政金融运行健康有序,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良好,但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微观经济的影响逐步凸现,利用外资形势依然比较低迷。据初步统计,全市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按现行价计算增长19.1%,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8亿元、106亿元,按现行价计算增长21.5%、16.5%。
    1、工业生产协调发展,增长结构有所调整。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电力供应紧张以及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不仅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也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1.3亿元,同比增长25.0%;完成工业增加值130.7亿元,同比增长25.0%,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在全省13个辖市中列第8位。工业增长更为协调。与去年工业增长较多地依赖于钢铁、水泥及工程机械等重工业产品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我市纺织、医药、服装、塑料等轻工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全市九大行业中,除电子行业出现负增长外,其它行业增长速度均在20%至40%之间,其中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长速度分别由去年同期的19.2%、2.3%上升到24.0%、29.7%,冶金、建材行业的增长速度由去年同期的72.1%、76.7%下降为31.5%、22.9%,轻重工业增速差距则由上年的22.4个百分点下降为10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势良好。今年以来,我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一季度,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6.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私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2.1亿元,同比增长28.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在全市产值规模居前10位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6个席位,中天钢铁、新华昌、常发实业、江苏亚邦、上上电缆等企业在连续多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仍实现了40%以上的快速增长。效益增速有所回落。由于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升幅度,直接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季度,全市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6.2亿元,实现利税29.1亿元,实现利润16.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7%、13.2%、15.9%,增速比上月分别回落1.1个、3.5个、6.6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71.1%,其中大中型企业亏损额达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倍。
    2、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各类投资全面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各类投资稳步增长的推动下,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投入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160万元、99.8亿元、4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8%、14.5%和19.1%。高新技术投资增势明显。在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投资规模有所收缩的同时,我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规模明显扩大。一季度,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85.3%,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完成投资8.1亿元、6.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60.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1.5倍。工业投资增速有所加快。3月份,我市工业投资低迷态势得到明显改善,当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8亿元,接近前两个月工业投入的总和。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9.8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月提高14.5个百分点,在沿江八市中的排位由上月的最后一位提前到第5位,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7.9亿元,同比增长10.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1.8亿元,同比增长1.1倍。房地产开发投资趋向理性。在国家重拳出击房地产投资过热、遏制房价上涨过快的大环境下,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回落,但商品房价格仍保持稳步上扬势头。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预售面积达14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4%;平均预售价格达3177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涨30.3%,其中住宅预售价格达3006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涨23.6%。
    3、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克难求进。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外向型经济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全市外贸出口增长势头良好,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也在困难中向前推进。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2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12.3亿美元,增长36.9%;进口4.9亿美元,下降27.3%。三大贸易主体出口额增速都在30%以上,其中外贸公司完成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9%;三资企业和自营企业分别完成出口5.7亿美元、4.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0.6%、34.2%。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已取代日本成为我市第二大出口市场,今年前3个月,全市对美、日、欧出口额分别为3.0亿美元、2.2亿美元、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6%、18.3%、91.3%。利用外资有所回升。虽然招商引资的总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但3月份已经出现一定的止跌迹象,外资到位情况也有所好转。当月全市新签协议外资项目46个,协议注册外资2.7亿美元,分别比今年前两个月合计增加5个、776万美元;新签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8个,比前两个月合计增加4个。一季度,全市协议注册外资金额5.3亿美元,虽然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5.6%,但降幅比上月缩小了25.4个百分点;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月提高了6.5个百分点。外经合作进展良好。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大外经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全市外经合作势头良好,对外工程承包取得明显进展,并有效地带动了技术、设备、材料和劳务的输出。一季度,全市实现外经营业额4652万美元,同比增长44.9%;新签外经合同额4012万美元,同比增长68.0%,其中GE电机修复等技术输出项目合同额超过1000万美元,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
    4、市场物价继续走高,居民消费趋于活跃。进入2005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在市场物价持续走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意愿有所提升,消费市场呈现稳中见旺的迹象。物价指数高位运行。受鲜菜、水产品、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稳步上扬以及教育收费、房贷利率等政策性调价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高开高走的格局,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8%,物价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上升0.5个百分点。衡量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八大类商品中,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烟酒和用品、交通和通讯、衣着等六类商品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涨幅分别为10.6%、4.7%、3.6%、3.5%、0.6%和0.1%。消费支出增势明显。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城市居民收支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收入增长。1-3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97元,同比增长9.5%;人均消费支出为2926元,同比增长17.1%,消费支出高出收入增长7.6个百分点。各类消费品种中,除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消费支出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类消费支出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3.7%、19.2%。市场消费稳步上扬。今年以来,新增商业网点的增多、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住房、汽车、家居装潢等消费热点的延续,促进了我市城乡消费市场的繁荣活跃。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亿元,同比增长15.7%,总量及增幅均在省内13个辖市中列第5位。各行业中,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83.6亿元,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0.8亿元,其它行业完成零售额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6%、9.4%、13.8%。
    5、财政收入增势良好,金融运行健康有序。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着力在加快发展中夯实税源基础,财政收入继续呈现快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金融运行环境有所好转,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稳步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7.7%,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在省内13个城市中列第6位。各主要税种之间差异比较明显,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农牧业税增收形势良好,前3个月分别完成6.7亿元、1.4亿元、4.0亿元和3.5亿元,同比增长57.0%、31.9%、46.3%和64.4%,而增值税则出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一季度完成2.2亿元,同比下降36.6%。金融存贷增势良好。今年以来,我市金融行业呈现健康稳定的运行态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逐月稳步攀升。1-3月份,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48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3.9亿元,同比增长17.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037.3亿元,比年初增加80.9亿元,同比增长18.2%。中长期贷款增长速度继续快于短期贷款,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66.3亿元,同比增长26.3%,高于短期贷款14.7个百分点,在全部贷款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3.4%上升到25.7%。(撰稿人:恽东玉   核稿人:吴志刚)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