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2000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01-03-31  来源:系统管理员

2000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在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全市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外向经济呈现积极变化,社会事业稳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再上台阶。据初步测算,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9年(下同)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336.8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5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为7.5:56.1:36.4。人均GDP17625元,比上年提高1791元。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全市完成财政收入60.2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收入32.9亿元,增长28.7%。财政支出32.2亿元,增长25.2%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产业投向更趋合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4亿元,增长12.8%,增幅较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59.1亿元,更新改造完成67.5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30亿元,分别增长31.4%12.6%17.6%。投资方向更趋合理,城镇集体以上投资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1%32.7%64.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2.2亿元,主要新增生产能力:常州锅炉厂新增3000蒸吨GEF高效工业锅炉制造能力;东风农机集团新增5000台大中型拖拉机制造能力;华源蕾迪斯有限公司新增2万吨/年合成纤维生产能力;常州港扩建年新增80万吨吞吐量等。

价格

价格水平仍处低位,下降幅度有所趋缓。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下降2%,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下降0.5%,下降幅度均低于上年。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下降4.5%,衣着类下降4.7%,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0.3%,医疗保健类上升1.8%,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1.7%,居住类上升3.8%,服务项目类上升11.7%

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6%。多种经营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136.2万吨,下降12%;油料9.3万吨,增长24.7%;猪牛羊肉产量7.1万吨,增长7.5%;水产品产量11.1万吨,增长1.6%;茶叶产量2680吨,下降2.3%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规模化继续推进。全市特种水产、经济林果、花卉苗木、食草畜禽等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区域特色日趋明显,多种经营规模种养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产量占60%。又有长青牌台湾风味肉松、强健牌苦瓜茶等16只农产品获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称号。粮油产业化经营逐步实施,金坛市以“苏牌”注册了全省第一个高档优质稻米商标。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机械作业程度逐年提高。藻港水利枢纽三项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全市加固圩堤865公里,疏浚河道409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0.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2万亩。全市完成机收三麦76.3万亩,占三麦种植面积的92.3%,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机收水稻68.5万亩,机开沟7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0%

工业

工业经济健康运行,股份、三资企业表现突出。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50亿元,增长12.5%。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4亿元,增长1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9.1%,集体企业下降3.6%,股份制企业增长4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5.7%

经济运行质量较好,效益增长快于生产。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0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衔接水平较好,利税增长幅度较大。工业产品销售率97.2%;完成销售收入835.8亿元,增长16.4%;实现利税58.3亿元,增长26.6%;利润总额25.4亿元,增长55.7%;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6.1%

重点支撑作用显现,优势企业明显增多。六大支柱产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46.9%37.7%36.3%30户重点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的比重分别为31.1%31.7%39%。全市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利税超5000万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20家,均比上年增加5家。

乡镇工业健康发展,自营出口稳步上升。全市乡镇工业完成总产值848.7亿元,增长14%;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7.1%20%33.9%,增速均超过上年;乡镇企业自营出口60.2亿元,增长12%

建筑业

建筑企业平稳发展,施工质量继续提高。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8%。建工系统全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7.1万元,增长8.4%。溧阳市、金坛市获省政府授予的“建筑之乡”称号。全市建筑业外出施工总人数9.2万人,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22个省、市、自治区。金坛市第三建筑公司、建昌公司参建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常州华艺铝型材有限公司参建的郑州火车站主站楼铝合金、幕墙工程均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常州建筑企业获江苏省工程质量“扬子杯”奖8项,省优工程20项,省级文明工程20项。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情况正常,证券市场成交活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29.4亿元,增长12.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9.3亿元,增长15%。全年现金净投放4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4亿元。全市各类证券市场累计成交额646.2亿元,增长68.7%

保险收入稳定增加,寿险收入增幅较大。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2.4亿元,增长13.2 %,其中,人寿险8.1亿元,增长17.5%;财产险4.3亿元,增长5.8%。保险业务支出3.5亿元,下降19.8%

国内商业

商品消费逐步回暖,零售增速回升较快。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亿元,增长9.7%,增速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4.7%,餐饮业增长13.7%。在全部消费品零售额中,城市(包括县城)136.8亿元,增长12.8%;农村65.5亿元,增长3.7%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连锁超市迅速发展。年末各类市场已达457个,成交额322.6亿元,增长13.5%。全市超亿元市场达47个。十大重点市场成交额156亿元,增长11.5%,其中,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和常州市宣塘桥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超过20亿元。连锁超市发展迅速,时代超市怀德店、大润发货仓超市和华联吉买盛等大型超市开张营业。完成了会馆浜、清凉两个菜市场的改造。

邮电通讯业和交通运输

邮电事业发展迅猛,新兴业务增势强劲。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4亿元,增长62.3%。固定电话增长较快,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75.9万户,增长27.2%;移动电话成倍增长,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6.5万户,增长1.2;多媒体又有新突破,因特网用户16.3万户,新增14.3万户,增长6.8倍;ISDN(一线通)用户6422户,新增4833户,增长3倍。企业上网工程进展迅速,已有1.1万家企业上网。综合通信能力大大增强,市话、农话分别扩容4万线和3.5万线。建成信息骨干网二期工程,全年完成管道工程366.2孔公里,布放光缆2万芯公里。多媒体综合宽带平台工程建成,常州互联网出口带宽由50M提高到2560M,提速达50倍。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完成广域网建设。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综合运能有所扩大。全年完成客运量10196万人,增长10.6%,其中,公路9620万人,增长11.3%;铁路556.7万人,增长1.1%;航空18.7万人。完成旅客周转量44亿人公里,增长11.4%。完成货运量4696万吨,下降4.3%,其中,公路3335万吨,增长1.1%;铁路223.4万吨,增长0.7%。完成货物周转量26.8亿吨公里。

常州长江港全年接靠外贸船舶124艘次,增长1.5倍,其中,外籍轮55艘次,增长4.5倍。完成货物吞吐量95万吨,增长4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4.5万吨,增长2.5倍。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比较兴旺,住宅消费增长加快。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07.4万平方米,增长17.4%;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竣工住宅面积161万平方米。房产市场成交活跃,个人购房热情较高。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5.2亿元,增长17.8%,其中,销售给个人的22.3亿元,增长14.9%。怡康花园一期、藻江花园、丽景花园、兆丰园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怡康花园一期工程通过建设部小康示范综合验收和2A级住宅性能认定。

旅游产业

旅游事业加速发展,旅游知名度有所上升。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3.3万人次,增长18.3%;接待国内旅游者428万人次,增长10.9%。全社会旅游总收入38.1亿元;实现旅游增加值15.6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412万美元,增长10.7%。全市新增星级饭店8家,年末共有各类星级饭店22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全市共有旅行社24家,常州青年旅行社被评为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最高级别的4A级旅游区。中华恐龙园一期建成营运,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31万人次。举办了首届常州旅游节,组织了千禧千骑游龙城、天目湖双摩大赛等多项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常州旅游业的知名度。

二、改革开放

国有企业改革

改制改组进展顺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全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改制21户,改制面累计达84.4%;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完成改制30户,改制面累计达91.1%。列入全国6599户重点脱困企业名单的23户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累计完成脱困20户,脱困面86.96%

个私经济

个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贡献成效显著。年末个私经济户数10.2万户;注册资金86亿元,增长31.6%。全年个私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增长22.0%;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增长17.3%。个私经济的发展为吸纳下岗职工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共有3000多户(次)私营企业参加下岗(失业)职工招聘洽谈会,达成用工意向9000余人。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医疗保险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达4464户,人员34.9万人,增加0.5万人;养老保险费收入8.6亿元,征缴率达到93.6%。全市13.5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参加失业保险统筹的职工50.2万人,增加3.2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7万人。出台了常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及配套文件,确定了35家定点医疗机构和3家定点零售药店。全市已有19万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增势强劲,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28.2亿美元,增长46.4%,其中,出口总额18.6亿美元,增长45.7%。全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9家,增加9家,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4家。出口的国别和地区达141个。机电产品出口额占自营出口额的比重达31%,提高1个百分点;远洋市场出口比重37.6%,提高6.6个百分点。

吸收外资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市新签协议外资项目329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18个,增加4个。新签协议外资金额10亿美元,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增长11.9%。全市年末投产开业三资企业907个,销售超过1亿元的三资企业39家,利税在1000万元以上的三资企业40家。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外经合作领域扩大,经营业务发展迅速。全市新签外经合同金额1.25亿美元,增长32.4%;完成外经营业额9409万美元,增长13.2%;年末在外人数4060人,增长26.5%

外事

外事工作稳步推进,友城关系更加密切。全年共接待邀请外宾62425人次,其中,副部长级以上团组993人次,来常考察访问的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1071人次,接待来访的外国记者411人次,接待友城来访团组11120人次。我市10个团组52人次出访了6个友好城市。

开发区建设

    开发开放力度更强,开发区建设成绩显著。年末共有1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2.5亿元,累计开发面积40平方公里。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344.1亿元,增长24.3%;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18亿元,增长35.6%。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0个;合同利用外资3.7亿美元,增长57.8%,占全市比重达36.6%,提高1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7.8%,占全市比重27.7%,提高1.5个百分点;自营出口3.9亿美元,增长69.6%

新区发展引人注目,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常州新区环保园、托普软件园等特色招商成绩喜人,旅游、教育等主题招商取得突破,外向特征更加明显。新批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84.6%。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7个,其中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5个,振发电子、新湖石化、台光照明等一批高新大外资项目落户新区。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13.6%

三、社会事业

科技

技术开发力度增强,科技进步成果明显。全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发展项目80项,其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重点科技开发项目2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0项,主要新产品引进试验项目20项。实施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62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3项。全市工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4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54%,科技进步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第四位。总结鉴定科技成果418项,省级科技新产品203只,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项。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专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专利申请837件,专利授权73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2%13.5%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1万人,增长6.3%,接收、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63名。全年引进各类可供转让的有效科技成果5000项,签约实施合作项目380项,交易合同805个,完成技术贸易额3亿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智力成果118项,完成科技经济项目国际标准化论证101项。

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年末各类全日制学校811所。在校学生57万人,增长1.6%,其中,普通高校2万人,增长20.7%;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学6.8万人,下降9.5%;普通中学18.2万人,增长13.9%;小学30万人,下降2.9%。教职工3.9万人,与上年持平,其中专任教师2.8万人,增长0.7%。继续推进普及12年教育,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28%,提高0.34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28%,提高0.86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比为10.81

文化

文化事业丰富多彩,获奖剧目明显增多。成功举办了“两节一展”,即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常州分会场)、首届常州艺术节和国际中国画大展。在艺术节上有2台剧目荣获艺术节大奖,2台剧目荣获优秀表演奖,1台剧目荣获优秀剧目奖。滑稽戏《我要做好孩子》在国家级大奖“文华奖”评比中荣获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同时还获得江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一等奖和优秀剧目演出百场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1个。

广电事业加快发展,设施改造稳步实施。年末拥有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4座、有线广播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网入户数达50.4万户,增长17.8%,其中市区18.2万户,增长13.8%。广播节目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出版发行《常州日报》2920万份,《常州晚报》2420万份,《常州广播电视报》676万份。全市完成有线电视网16万户户端网设施改造和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制作设备数字化改造。

卫生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卫生机构782个(包括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卫生技术人员16731人,增长1.4%,其中医生7779人,增长1.3%。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9人,其中医生2.3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1张。全市27所县级以上医院完成总诊疗426.4万人次,增长1.5%,其中门诊367.9万人次,急诊45.6万人次,分别增长0.9%8.4%。全市首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术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取得成功,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DSA下超选择性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预防保健成果得到巩固,传染病总发病率继续下降,全市共创建7个省级卫生镇和14个省级卫生村。

体育

体育事业更加兴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全年建成白云广场、武进湟里等4个健身工程和铁北新村、邮电新村等14个市民健身苑(点)。完成1万人成人体质监测工作。《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率100%,达标率96%,优秀率20%。全市举办国家级比赛1次,省级比赛1次,市级比赛14次。常州籍运动员获全国比赛金牌28枚,银牌17枚,铜牌15枚;获省级比赛金牌50枚,银牌58枚,铜牌54枚。新区体育中心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发行体育彩票1.5亿元。

社会福利

福利事业得到加强,保障范围有所扩大。全市及时兑付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累计发放630.2万元。同时,将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逐步向货币化过渡。扶贫解困形式多样,共筹集扶贫资金250万元,扶贫1693户,脱贫率达62%。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4979张,收养4091人。全年发行电脑福利彩票4000万元。

四、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宁杭、锡宜高速公路常州段建设全面启动,常州港万吨级通用泊位改扩建全面完工,客运服务中心主体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城中北路、铁路平交改立交、清潭污水处理厂扩建、龙游河支流和关河整治等重点工程顺利完成。延陵东路改建、采菱路、永宁路交叉口改造、荆川公园二期已建成竣工投运。其中延陵东路改建总投资约2.2亿元,同时进行东市河景观整治,建设兰陵市井、清城厢图等景点,保护和恢复了历史文化特色。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加快发展,城市功能持续增强。新增公交车112辆,新增公交线路4条。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1万户。市区煤气用户达8.9万户,新增7674户,城市供气气化率99.8%。市区全年供水总量达1.7亿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100%。完成局前街灯光工程和延陵西路、怀德中、北路等路灯改造。全社会用电量74.4亿千瓦时,增长16%,其中城乡居民用电9.7亿千瓦时,增长23.8%

五、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治理

全民环保意识增强,环境状况不断优化。完成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任务,巩固了太湖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对武进港、太鬲运河及其支流实施了大规模综合整治,两个国家考核的入湖断面水质基本达到三类水质标准。红梅东村横塘浜支流、清潭蒋家浜等新村内河塘逐步得到治理。完成县北新村、工人新村等18项城市防汛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废水中的COD年排放量1.6万吨,减少0.3万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3.9万吨,减少0.8万吨。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96.7%,工业废气处理率96.8%,分别提高3.11.3个百分点。全市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0%以上,市区达到97%

城市绿化

绿化进程继续加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区新增绿地62.5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8.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5.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7%。完成了新区中心公园、中华恐龙园、广化桥等绿化工程,新建怡康花园、丽景花园、天安新城市花园等一批小区绿化。年末共有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13个,省级园林式单位18个。全年共组织120万盆花卉装缀街头、广场。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计划生育扎实推进。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41.5万人,增长0.5%。全市计划生育率99.4%,提高1个百分点;节育率达92.6%;独生子女率76.7%,提高1.8个百分点。

就业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78.4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41.2万人,减少4.5万人;个体私营从业人员34.8万人,增加2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98%,全年安置就业2.3万人。

人民生活

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542元,增长9.8%。据城乡居民生活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540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比上年增加116元。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35台,空调机60.5台,电脑11.5台,移动电话35.5部。平均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77.7台,空调机11.7台,移动电话13.3部。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0.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7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2平方米。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增速减缓。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5.6亿元,增长6.9%。人均储蓄存款10440元,增加649元。

 

注:⒈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⒉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其余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