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200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03-03-28  来源:系统管理员

200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是中国入世元年,也是实施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紧紧抓住世纪之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九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运行质量最好、城市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一年。我市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据初步测算,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2.4%,增幅提高0.4个百分点,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430.8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比重为6.556.736.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4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2万元,达到22260元(相当于2690美元),比上年增加2556元。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总量规模上新台阶。2002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5亿元,增长60.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达到13.5%。财政支出61亿元,增长47.1%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再创新高,重大项目明显增多。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增长31.1%,增幅较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创近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各类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8.6亿元,增长34.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47亿元,增长27.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1亿元,增长27.5%。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工业投入明显扩大,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12.3亿元,工业完成投资123.7亿元,分别增长16.2%41.2%。重大投资项目数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73个,比上年增加32个,共完成投资71.7亿元,增长55.3%,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28.7%。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湖(常州)石化有限公司、武进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新增了弹力面料、塑料树脂及共聚物、连铸坯等生产能力。

价格

市场物价回升乏力,总体呈现低调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5,价格水平较上年下降1.5%。八大类商品价格“升少降多”,上升的两类分别是居住类(上涨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3%),下降的六类分别是烟酒及用品类(下降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5%)、食品类(下降2.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8%)、衣着类(下降0.5%)。

农业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特色产业快速壮大。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又调减6.7千公顷,粮经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535调整为63.136.9。奶业、特种水产、名优畜禽、花卉苗木等附加值较高的多种经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多种经营实现产值75亿元,增长5.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特种水产面积达到48.5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91.5%;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5万亩,夏溪、加泽、东安3个乡镇被评为全国花木之乡;冬季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新增了3.5万亩。绿化造林取得新突破,全年成片造林4.0万亩,其中经济林2.6万亩,是近年来造林力度最大的一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得到有效推进,全市2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94.4亿元,增长15.2%。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数量不断增加,全市通过省级以上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分别达41只和16只,共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1个,面积达21.6万亩。农业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又启动建设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累计达110个。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2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22.85

-2.6

油料总产量

万吨

7.30

-16.1

肉类产量

万吨

10.57

3.2

   #禽肉产量

万吨

3.57

31.1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2.04

4.3

   #鱼类产量

万吨

10.38

3.6

    虾蟹类产量

万吨

1.43

4.6

禽蛋产量

万吨

2.75

-1.8

茶叶产量

2691

1.8

水果产量

万吨

3.70

2.8

牛奶产量

万吨

1.03

76.8

农机水平不断提高,水利设施继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联合收割机1524台,其中高性能自走式联合收割机456台。水稻机收率首次突破50%,达到58.1%,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三麦机收率为98%。机开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98%;机耕、机电排灌、机植保率均为100%。全年完成水利建设土方1924万立方米,兴建防渗渠道543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7.3万亩,完成圩堤加固400公里,疏浚河道220条、289公里,改造水库塘坝256座,增加蓄水130万立方米。改造中低产田10.2万亩,建设高效农田7000多亩。

工业

规模总量不断上升,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67亿元,增长16.5%。全年工业用电量6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41.7亿元,外商及港澳台资企业完成产值227.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4%18.1%;轻、重工业分别完成产值472.1亿元和694.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0%17.6%,重工业化水平达到59.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2

比上年增长%

化学纤维

万吨

8.62

21.3

发电量

亿千瓦时

46.11

15.4

烧碱(100%)

万吨

12.56

7.5

化学农药

27128

18.1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万吨

18.77

37.6

柴油机

万千瓦

1955

10.9

拖拉机

万台

10.35

-12.4

挖掘机

3777

76.2

装载机

4498

82.4

客车

5154

6.6

变压器

KVA

3669

33.0

电力电缆

公里

44930

37.6

机车

101

23.2

集装箱

万立方米

187.88

9.2

成品钢材

万吨

114.13

20.6

铁合金

万吨

8.27

4.4

激光视盘机

万台

606.23

48.4

电动工具

万台

1160

14.4

电子衡器

万台

26.76

60.6

牛仔布

万米

5864

30.6

服装

万件

21377

9.2

空调

万台

99.64

112.9

啤酒

万吨

14.05

12.4

工业效益大幅提高,运行质量不断上升。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35.5亿元,实现利税86.0亿元,利润4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26.1%46.9%。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4.6,比上年上升10个点。产销衔接情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发展良好,新兴行业效益显著。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13.2%,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6.2%,利税增长42.9%,利润增长73.7%,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9.3%40.2%35.9%37.5%,利税、利润增幅分别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6.8个和26.8个百分点。三大新兴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6.5%,利润增长52.8%,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增速高出6.3个和5.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分别有1家销售超50亿元和18家销售超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30户重点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8.6%6.7%10.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33.7%33.5%40.4%

农村工业健康发展,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全市农村工业完成总产值1185.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92.8亿元,实现利税7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4%25.8%28.9%,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5.7个、5.6个和2.8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行业平稳发展,市场行为不断规范。全市建筑业外出施工总人数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00多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4%。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9%。全市建筑业市场规范运行,招投标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增强,建筑项目的报建、招投标率、公开招投标率均达到100%。常州二院门急诊住院楼工程荣获中国“鲁班奖”,延陵东路改建工程获得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健康有序,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04.7亿元和559.9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3.9%25.8%;外汇存、贷款余额6.7亿美元和2.2亿美元,比年初分别增长8.7%16.6%。当年现金累计投放69.5亿元,增长64.3%。金融对全市工业经济、个私经济和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工业类贷款余额342.6亿元,个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36.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8.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9.8%36.8%89.8%,其新增贷款在总新增贷款中所占比重分别达45.1%21%15.9%

证券市场规范发展,股民队伍稳步扩大。15个证券营业部全年证券交易总量达432.3亿元,其中,A股交易量327.2亿元,基金交易量12.9亿元;B股交易量5.5亿元,债券交易量86.7亿元。年底全市证券营业部的资金帐户总数为28万个,股东帐户总数为47.8万个。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全市保险机构达到11家,全年保费收入25.7亿元,增长55.2%,其中,人寿险19.9亿元,增长65.4%;财产险5.8亿元,增长28.1%。各大保险公司努力加大营销力度,新型险种销售势头看好。全年健康险增长28.4%,机动车辆险增长18.5%。全市保险业务支出5.5亿元,上升31.9%

国内商业

新兴消费拉动明显,消费市场逐步升温。全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5亿元,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89亿元,增长12.1%;餐饮业完成23.2亿元,增长28%。城市市场(包括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3.1亿元,增长12.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4亿元,增长8.6%。汽车、住房、装璜等消费热点的兴起,对全市消费市场的回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新型业态竞相发展。年末各类市场达450个,新增25个,成交总额达342.2亿元,增长2.8%。全市超亿元市场52个,十大重点市场完成成交额150.6亿元,增长13.6%,其中,湖塘针纺织品市场、邹区灯具市场、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长江自由贸易中心、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和溧阳江南春市场的成交额超过10亿元。大卖场、连锁店、直销店、主题商场又有新的发展,乐购、农工商2家大卖场在年内相继开张营业。市区菜市场改造继续推进,年内又有清潭、西新桥一村、富强等3个菜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

邮电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门类更为齐全。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邮政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投递速度有所加快,全年发送各类函件7112万件,比上年增长23.8%,其中,特快专递92.8万件,下降1.3%

电信业务增势不减,“数字常州”扎实推进。全市通信业务收入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年固定长途电话通话量1.6亿次,增长13.3%,其中国际及港澳台次数202.6万次,下降2.2%。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双双突破一百万户,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10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3.5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0%29.3%;平均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1.2部,拥有移动电话36.1部。年末因特网用户22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2万户,增长118.2%ISDN(一线通)用户5422户。全市共有3万多家企业和168个政府部门实现了上网,上网企业数比上年增长8.5%,政府部门上网普及率达100%。通信工程建设速度继续加快,全年布放光缆33.3千芯公里,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扩容10.7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扩容16万户,完成75个小区的宽带接入。

交通运输稳步上升,总体能力继续增强。全年完成客运量11216 万人次,增长6.8%,其中,公路10598万人次,增长6.8%;铁路602.8万人次,增长4.2%;航空14.9万人次,增长19.0%。完成旅客周转量47.5亿人公里,增长4.6%。完成货运量5140.1万吨,增长6.4%,其中,公路3783万吨,增长9.8%;铁路245.9万吨,增长2.4%;水运1111万吨,下降2.9%;航空0.3万吨,下降3.3%。完成货物周转量27.5亿吨公里,下降1.6%

港口建设速度加快,外贸吞吐迅速增长。全市港口吞吐量1944.6万吨,增长6.9%。长江常州港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吞吐量达152.5万吨,增长8.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7万吨,与上年持平;集装箱吞吐量2万标箱,增长42.9%。全年接待外贸船舶323艘次,增长34%,其中外籍轮115艘次,增长42%

房地产业

房产市场健康发展,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竣工面积268.8万平方米,增长39.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48.6万平方米,增长43.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223.8万平方米,增长31.5%。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房比例达到98.2%。金色新城一期等一批规划面积大、配套设施全的新型住宅小区竣工落成,天安新城市花园、兆丰花园、莱茵花园等9个楼盘荣获“江苏明星楼盘”称号,延陵东路改建工程和怡康花园还获得省“人居环境奖”。

存量房产交易火爆,成交面积再攀新高。全年成交二手房9930户,比上年增加2709户;二手房过户面积1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4.5%

旅游业

    旅游经济长足发展,龙城形象得到提升。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8.1万人次,增长70.9%;接待国内旅游者680.2万人次,增长34.9%;市民出境旅游人数3628人,增长17.3%。全社会旅游总收入61.3亿元,增长30.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6.2亿元,增长27.2%。旅游外汇收入6099万美元,增长77.3%。实现旅游增加值24.9亿元,增长36.8%。旅游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3.8%。年末全市共有星级涉外饭店50家,新增10家,其中四星级4家;旅行社总数43家。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共有各类旅游区(点)19个,其中,全年游客超过20万人次的10个,超过50万人次的6个;年内新增中华恐龙园和茅山风景名胜区等4A级景区(点)2个,总数达到4个。“休闲常州二日游”线路受到市场青睐,“中华龙城”的旅游形象逐步深入人心。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革改制

国企改革不断深入,改制上市进度加快。围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目标,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全年完成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23户,破产关闭企业25户。流通企业改制顺利推进,粮食局、供销社所属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原19户市属外贸企业经资产重组合并为6户后,已有5户进行了改制。年内我市又有黑牡丹、常茂生化两只股票成功在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发行上市,使上市公司总数达7家,共募集资金26.1亿元。

个私经济 

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3976户,新发展私营企业7976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1.8%31.9%。年末全市个私经营户数达11.4万户,增长5.3%,其中私营企业2.4万户,增长34.7%。个私企业注册资金191.1亿元,从业人员48.8万人,分别增长51.8%14.9%,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77.2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分别增长56.8%34.6%。全年个私工业完成总产值452.3亿元,增长27.6%,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4%,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个私商贸、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5.6亿元,增长12.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54.3%,提高0.2个百分点;个私经济完成投资31.1亿元,增长40.7%

社会保障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长足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同步展开,全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达5284户,人员39.4万人,净增3.1万人。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达97%,提高3个百分点;支付养老金13.9亿元,增长32.8%。参加失业保险统筹的职工人数为49.7万人,征缴和发放失业保险基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2.8%。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速度加快,年末共有4644个单位、4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85.2%61.3%;医保覆盖面达到85%,比上年提高32.8个百分点。全市现有定点医疗机构133家,定点医务室(所、站)141家,定点零售药店44家,均比上年有较大数量的增加。

对外贸易

自营出口增势强劲,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进口12.6亿美元,增长15.5%;出口26.6亿美元,增长22.7%。外贸依存度由上年的40.1%提高到42.3%。至年末,全市新批自营出口企业205家,比上年增长162.8%。全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4家,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6家。在全省自营出口企业前十强中,新科电子、晨风集团、黑牡丹集团和星球电子分列第一、第四、第六、第九位。出口产品的档次进一步上升,全年机电产品出口额12.4亿美元,增长33.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6.5%,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4.1亿美元,增长51.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5.5%,提高2.9个百分点。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出口国别和地区又增加5个,达到161个,美国、日本、欧盟三大市场继续保持我市出口份额的前三位,出口比重分别达25.9%25.4%12.6%

吸收外资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吸引外资显著增长。成功举办国际中小企业大会暨2002年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新签协议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63个,增长35.9%;协议利用外资(原口径)25.7亿美元,增长122%;实际利用外资(原口径)9.8亿美元,增长58.2%。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全年批准总投资(包括增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82个,共吸收外资合同金额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5%,其中包括联新半导体、旺达纸业、鑫海钢铁等3个超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至年末,在常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73个;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22家先后来常投资兴办了24个项目。外资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良好,全市投产开业的三资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49家,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35家。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外经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合作较快发展。全市新签外经合同金额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2%;完成外经营业额9837万美元,增长28.4%;年末在外劳务人员5013人,比年初净增468人,其中当年新派出1616人。全市拥有外经权的单位达15家,外经合同额超1000万美元的单位6家,营业额超1000万美元的单位4家。全年新签工程承包项目76个,合同金额9092万美元。

外事

外事工作稳步推进,友好往来日益频繁。全年共接待邀请外宾70659人次,其中,副部长级以上团组955人次,来常考察访问的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13107人次。全年接待来访外国记者1038人次。至年末,共有8个外国城市与我市结为友好城市,友好城市来访团组24230人次,我市组织18个团组119人次出访了7个友好城市。全年派遣出国研(进)修生631人次。

开发区建设

开发开放成效明显,经济比重稳步上升。年末全市共有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开发区,新增省级钟楼经济开发区。当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8亿元,累计达67.2亿元;新开发面积5.2平方公里。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5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93亿元,增长36.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7个,合同利用外资19.2亿美元,增长146.1%,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4.8%,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增长54.2%,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9%;自营出口6亿美元,增长27.3%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示范作用日益体现。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环保园、电子园、软件园、滨江工业园等专题园区已初具规模。全年引进外资项目97个,比上年增长51.6%,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个,超1000万美元项目37个。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3.1亿美元,增长168.2%;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21.8%;自营出口1.7亿美元,增长48.1%;实现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42.9%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创新能力逐步增强。2002年,常州被确定成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城市,常州软件园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组建国家软件园,数控机床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全年启动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4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26项;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48项,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9项。争取落实国家、省各类科技专项资金2830万元,下达市级以上各类科技经费4030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工业达到42.8%,农业达到56.1%,分别比上年提高0.8个和1.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监测综合指标得分继续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产品144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2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95家,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817只。高新技术产品完成产值412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全年专利申请1115件,专利授权81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4%27.7%

技术市场交易活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3万人,增加1.2万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和引进各类技术人员9138名,增长3%,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127人,增长60.8%。全年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4100项,签订科技经济合作协议415项,技术贸易达5.1亿元。组建省内首家国际科技合作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12场次,专业人才境外培训51次,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项,完成科技项目国际化论证130项。

教育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681所,其中普通高校8所,新增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先后在我市开通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全市各类全日制学校共有在校学生60.3万人,比上年增长3%,其中,普通高校3.5万人,增长32%;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学7.1万人,增长7.6%;普通中学22.1万人,增长8.7%;小学27.4万人,下降4.8%;特殊教育0.1万人,增长34.1%。教职工3.9万人,增长0.8%,其中专任教师2.9万人,增长1.7%。基础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为98.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4%,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比为11.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高考万人进线率连续8年名列全省首位。教育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全市100%的乡镇和99%的教育部门直属学校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常州大学城首期工程、勤业中学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或建成,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累计达151个,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群艺活动丰富多彩。金坛市锡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剧目《少年华罗庚》荣获第十届文化新剧目奖。成功主办了第二届常州艺术节、“常州当代书画作品展”等一批文化活动。全年创作《老铳》、《阿拉美丽苑》、《青菜萝卜交响曲》等十余个剧本,接待国内外演出30多场次。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及群艺馆(站)69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及纪念馆7个。常州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约66万人次,流通图书近54万册次;常州市博物馆全年接待参观人员3万余人次。

广电事业生机盎然,社会传媒不断增多。年末全市拥有自办广播节目7套,平均每天播音110小时40分;自办电视节目8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30套。在全面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全市行政村通光缆率达100%。全年完成1.5万户有线电视网络双向传输改造,有线电视用户数达60.2万户,新增3.1万户,入户率达70%。广播节目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发行《常州日报》2738万份,《常州晚报》2592万份,《常州广播电视报》676万份。

卫生

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所)和村卫生室)1387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防疫站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预防保健和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婴儿死亡率为6.6‰,孕产妇死亡率为5.6/10万,儿童计划免疫“五苗”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达95%以上。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常州第一人民医院4万平方米病房楼已于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又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建立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武进、金坛、溧阳均被评为全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市,全市共建成35个省级卫生镇和79个省级卫生村。

体育

体育事业成绩斐然,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年内全市承办2项国家级比赛和2项省级比赛,其中第十四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常州赛区)是我市历史上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体育比赛。全年常州籍运动员共获得2项世界冠军,1项亚洲冠军,21项全国冠军,在第15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金牌73.5枚、总分1937分,均名列第五。继续有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全年新增5个全民健身工程、50个省级健身点、14个市级健身苑,使健身苑(点)的总数达到200个。新北区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马公桥等三个街道被省体育局命名为第三批江苏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市体育人口(指每周进行体育活动3次,每次锻炼半小时以上人群)比重为40.2%,《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率、达标率、优秀率分别达到100%97.7%23.6%。全年发行体育彩票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社会福利与救助

福利事业全面推进,救助能力有所增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全市已保障城镇低保对象37738056人,农村低保对象559514358人,共发放保障金152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0%。当年解决廉租房户数138户,比上年增加27户。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福利机构101个,床位数4988张,在院人数4071人。年内新办福利企业16个,新安置1311名残疾人就业,比上年增长55.0%。建立规范的市和辖市(区)法律援助中心8个,共接受法律咨询人数1.1万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4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9.7%32.7%。全年发行电脑福利彩票4700万元。

四、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计划生育有效实施。2002年全市共出生人口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43.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实施,计划生育率达到98.8%,节育率92%,独生子女率79.7%,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就业

就业安置力度加大,技能培训得到重视。年末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3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全年投入再就业资金2312万元,安置就业人数2.6万人,完成各类就业培训2.3万人次。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907元,增长13.7%。另据城乡居民生活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口径)10759元,增长14.4%,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5138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6.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2%,分别比上年下降0.1个和3.7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49.9台,空调机90.5台,电脑25台,移动电话83.5部,摩托车37.6辆。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视机140台,空调机22台,电话82部,移动电话45部,摩托车61辆。城镇居民人均房屋使用面积17.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54.1平方米。居民储蓄存款大幅上升,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99.9亿元,当年新增87.3亿元,增长21.2%;人均储蓄存款14566元,增加2483元。

五、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区划调整顺利到位,城市建设拉开框架。顺利实施了市管县体制以来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了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增强中心城市聚集、辐射、带动功能创造了条件。城区面积明显扩大,市区从280平方公里增加到1864平方公里。正式启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加强了规划的规范化管理,使规划的龙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重大工程建设

基础建设力度空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常澄、锡宜、宁杭等三条高速公路常州段进展迅速,共完成投资7.93亿元;以大外环为重点的干线公路建设全面铺开,南环线及其东延伸线、金宜线、溧老线建成通车,东环线特大桥、西环线、北环线工程启动实施。旧城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市区完成危旧房拆迁1582户,拆迁面积6.37万平方米,建成改造了劳动路、怀德路等骨干道路,维修改造了南大街周边道路、永宁北路、清南路、新市路、戚大街等一批项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路网。锡溧漕河整治工程、魏村水厂一期工程、天然气一期工程、戚区污水处理厂、新区公交服务中心等一批公用工程进展顺利,达到年度建设目标,火车站停车场建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特别是交通及市政设施完成投资42亿元,增长44.8%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优先发展,生活环境有所改善。全年新购公交车159辆,新增公交线路6条,延伸9条,解决了会馆滨公寓、莱茵花园、人民新家园等一批居民小区通公交车问题。完成“一户一表”改造4.2万户,市区煤气用户10.4万户,新增7997户,城市供气气化率为95.8%。市区全年供水总量2.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0.8亿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88%。路灯亮化工程进一步推进,全年更换2063盏街巷里弄路灯。全社会用电量97亿千瓦时,增长19.2%,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亿千瓦时,增长1.5%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范。全年完成环境治理项目76个,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家。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废水中COD年排放量3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年排放量4.8万吨。市河黑臭现象正在逐步消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近7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0%以上,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控制在99%左右。大气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年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在100左右,市区烟尘控制覆盖率为100%,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重达到6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噪声污染有效控制,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6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城市干线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6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1分贝。年内全市又有15家单位通过ISO14000认证,累计有29家单位获得ISO14000证书。

城市绿化

市区绿地大幅增加,街景市容明显改观。全年市区新增绿地91.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7.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2.0%。通过规划建绿、拆房辟绿、开发带绿等形式,先后建成了桃园路滨河绿地、人民公园敞开扩建、新城绿地一期、体育广场一期、青果巷滨河绿地、关河绿地、兰园敞开扩建等一批绿化广场。拥有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8个,省级园林式单位11个,全年园林绿化部门共组织216万盆花卉装缀街头、广场,比上年增长20%

   

注:⒈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所有数据均保留一位小数;

    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其余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