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市场物价篇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市场物价略有回升   下降压力依然存在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市场物价篇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初步扭转了较长时期以来持续下滑的局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企稳格局,价格水平逐渐浮出水面。虽然市场物价的回升受到国际油价上扬以及“非典”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对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增强投资者预期、提升消费者信心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6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略升0.1%,其变动特点主要表现为:

1、价格窄幅波动,项目升跌互现。今年以来,我市各月物价水平有升有降,呈现窄幅波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的月份有1月份、3月份和4月份,分别上升0.3%、1.0%和0.4%;同比下降的月份有2月份、5月份和6月份,分别下降0.4%、0.2%和0.7%。从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动程度来看,除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耐用消费品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其他各类商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中,价格水平上升的有5类,依次是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9%、居住类上升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食品类分别微涨0.1%;价格水平下降的3类,依次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与通讯类和衣着类,同比分别下降6.4%、1.2%和0.4%。

2、鲜菜价格的涨跌是影响市场物价升降的主要因素。从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看,鲜菜价格涨落与价格指数升跌呈现出高度相关态势,鲜菜价格变动成为影响物价升降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年初以来我市遭遇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低温多雨的气候对鲜菜生长极为不利,鲜菜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度攀升。1月至4月,我市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13.1%、39.8%、26.7%,影响总指数上升0.2个、0.5个、1.3个和0.9个百分点。随着气候的逐步好转,各种时鲜蔬菜大量上市,5月份以后鲜菜价格逐渐开始回落,5、6月份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4%和14%,影响总指数下降0.2和0.5个百分点。因此,鲜菜价格的高位运行对今年物价水平的回升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如果扣除鲜菜上涨因素,上半年物价指数仍将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3、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影响明显呈上升趋势。“入世”已经一年多时间,随着价格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国内外价格开始逐步对接,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对于国内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日益显现。受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一季度国际原油及其他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原油价格同样涨势迅猛,拉动了上半年油价水平的整体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上涨20.4%,柴油价格上涨21.7%,液化石油气上涨27.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随着国内金价逐步与国际接轨,原来很少调价的金饰品价格也出现了比较频繁的波动,在春节前后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内,金饰品价格就连续调整了3次,从每克112元上调到122元,而4月份以后国际黄金价格开始下调,我市金饰品价格也逐步回落到每克118元。

4、工业消费品价格低迷状况未得到明显扭转。在鲜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企稳回升的同时,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运行。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6月份,服装类价格同比下降0.7%,耐用消费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1.1%,交通工具类价格同比下降8.4%,通信工具类价格同比下降9.9%,建房及装修材料类价格同比下降1.1%。部分商品价格跌幅呈扩大趋势,特别是空调器、电冰箱、电视机、电脑、手机等主要耐用消费品幅度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下跌幅度分别达到28.4%、8.9%、7.0%、9.8%、10.4%,成为引领工业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

从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分析,我们感觉到,当前市场物价总体上仍处于弱势平衡状态,市场物价的小幅回升主要得益于鲜菜及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绝大多数食品、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仍在继续下降,消费品价格整体回升局面并没有出现。预计随着鲜菜价格上涨等短期刺激因素的消失,价格水平走低的状况仍将出现,这一点已在5、6月份的价格走势中得到初步印证。从下半年市场价格演变趋势看,受政策、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价格下降的压力依然存在,总体走势不容乐观。

一是市场商品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据有关部门发布的600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供过于求的商品仍占总数的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物价不可能出现显著的、持续的上涨。

二是目前市场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价格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言,占权重较大的食品价格(主要是粮食)虽然止跌企稳,但短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工业消费品价格竞争仍然十分激烈,特别是随着大范围、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扩张,价格下降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难以拉动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整体回升。

三是内需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物价上扬的推动力依然欠缺。从国内需求分析,虽然投资需求增长强劲,但对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更为直接的消费需求不足矛盾仍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广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从而限制了物价上升的空间。

四是政策性调价因素的作用影响逐步缩小。从往年情况来看,政策性调价因素是推动物价水平上升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而今年以来新出台的政策性调价项目较少,调整的幅度也不大,对物价总水平的回升拉动作用比较有限。

(校对人:范晓青)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