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第三产业篇 |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
化解不利影响 确保稳步增长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第三产业篇 今年上半年,虽然“非典”疫情对交通、餐饮、服务等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市采取了坚决果断的防治措施,努力构筑防“非”安全区,把“非典”对服务业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点,全市第三产业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贡献份额有所降低。近几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基本形成二产、三产共同拉动的增长格局,2002年,二产、三产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7.9%和40%,但今年以来这一格局有所改变。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强势增长,月产规模屡创新高,工业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而第三产业虽然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走势,但对GDP的贡献力量明显削弱。1-6月份,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1.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0%,比上年降低10个百分点。 二、服务行业增幅回落,“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人们的恐惧和防范心理明显增加,“面对面”性质的服务需求大大下降,特别是交通、餐饮、旅游等行业首当其冲,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由于“非典”影响,“五一”长假被迫取消,各种公务会议、商务考察以及个人出游都受到不同程度地限制,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者人数344.8万人,同比下降1.1%,旅游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0.5%,两项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下降18.1和31.4个百分点。各景区景点更是损失惨重,如1-6月份中华恐龙园营业收入下降30.9%,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下降42.8%,茅山风景名胜区下降32.1%。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幅呈明显回落趋势,上半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同比增长12.9%,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7亿元,同比增长12.2%,两项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回落1.9个和1.6个百分点。餐饮业落差更大,尽管各宾馆、酒店采取了严格的消毒措施,确保用餐安全,但仍无法遏制客源减少、营业收入下降的局面,二季度餐饮业零售额呈逐月回落之势,与往年餐饮业快速增长对消费品市场的强劲拉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非典”对交通运输业的消极影响也有所表现,对铁路、公路等运输业的影响尤为明显,自4月份以来,全社会客、货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4.45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全社会完成货运量2314万吨,同比下降7.5%,货运周转量12.58亿吨公里,下降3.7%;客运量5356万人次,下降9.7%,客运周转量22.83亿人公里,下降12.2%。相比较而言,城市公共交通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上半年,常州公交集团公司和巴士公交公司共完成营业收入7356万元,同比增长16.3%。 三、邮电通信活力依旧,行业竞争激烈有序。“非典”期间,人们更多地采用了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和联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教学、电话会议等新型工作和学习方式得到大力推广,邮电通信因此也成为“非典”的少数受益行业之一。上半年,全市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1.6%,高出三产增幅近10个百分点,成为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与此同时,通信行业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如电信公司大力发展“小灵通”业务,仅6月份就新增用户3.7万户;联通公司推出“绿色市话王”、“绿色长途王”;移动公司也推出多种“优惠套餐”活动。竞争的加剧,价格的降低,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却对电信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与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邮电通信业增加值的增幅仅分别高出0.6和0.7个百分点。 四、金融保险加快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与一季度相比,金融保险业是唯一增速有大幅提高的行业。上半年,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3和3.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长,存款余额达到1096亿元,同比增长30.4%;贷款规模快速扩大,贷款余额731.7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新增贷款171.9亿元,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总量还多56.6亿元。金融保险业的加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市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对金融支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工业贷款余额159.8亿元,同比增长51.8%;二是贷款投向进一步向优质客户集中,尤其是对江苏铁本、中天钢铁等重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至6月底,全市个私经济贷款余额达13.4亿元,同比增长2.2倍;三是中长贷款需求旺盛,上半年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45.3亿元,同比增长82.6%,这些中长期贷款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居民住房、汽车等高档消费的增长,也为金融机构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房地产业高位回落,发展势头更趋健康。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房地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价格不断攀升,空置面积节节上升,房地产业成为令人十分关注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了一些控制房地产业风险的土地、金融政策,使过热的房地产投资有所降温。我市房地产业发展也呈现投资高位回落、销售依旧良好、空置有所下降等特点,上半年共实现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高出0.5和0.8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32.2%,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25.8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1亿元,同比增长16.8%;累计空置面积3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4%。种种迹象表明,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更趋健康和规范。 总的来说,虽然“非典”对我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和阶段性的,随着“非典”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消费心理逐渐恢复正常,餐饮、旅游等受损行业逐步恢复元气。今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投资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上半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2.9亿元,同比增长63.7%,显示了我市第三产业较强的发展后劲。特别是5月份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动员大会的召开,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新思路,落实了新措施,相信在全市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市第三产业将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校对人:杨薇) |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