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市人口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控制人口数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深化各项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根本性任务。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婚育观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可,全市人口从数量、质量到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3年,人口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户籍人口由自然增长转变为机械增长。市公安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末,我市户籍总人口为346.2万人,其中男性175.5人,占总人数的50.7%;女性170.7人,占总人数的49.3%,男女性别比为102.8:100。全市户籍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3万人,增长0.87%,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是近八年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源自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机械增长,由于多年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市人口控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市计生委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市出生人口为2.0万人,死亡人口为2.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已经不是影响户籍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而作为经济发达、群众安全感较高的地区,我市已连续多年呈现人口净迁入状态,特别是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改革,吸引了较多的外地人口来常落户,使机械增长逐步成为全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2003年,全市迁入人口达8.1万人,迁出人口达6.0万人,净迁入2.1万人,比上年增长22.1%,增幅创近年来新高。
    2、妇女生育率又创出新的低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婚姻、家庭、生育观念也逐步趋向文明进步,晚婚晚育、少生优育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为维持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我市计划生育率为99.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独生子女率为80.4%,比上年有所提高。育龄妇女生育率继续呈下降趋势,全年妇女生育率为19.8‰,创造了近年来新的低点。随着都市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婚姻家庭观念的更新和年轻人独立生活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分化,全市居民家庭规模继续缩小,2003年末,我市户均人口为2.86人,其中市区户均人口为2.91人,金坛、溧阳户均人口分别为2.52人、3人。
    3、外来暂住人口总量达到新的峰值。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吸引了大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乡镇劳动力,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的重要集聚地。我市外来暂住人口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公安统计年报显示,2003年末,全市外来暂住人口达79.6万人,比上年增加17.2万人,增长27.6%,是近年来外来暂住人口总量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市区外来暂住人口达72.0万人,占外来人口总量的90.4%。武进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较多,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生活设施较为便利,日益成为外来人口流入的首选目标,全区年末外来暂住人口总量达36万人,占总量的45.2%,外来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达38.3:100,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点。从来常目的看,因务工、务农、经商等原因来常的经济型暂住人口达63.8万人,占总人数的80.1%;因学习培训、因公出差等原因来常的文化型暂住人口达5.4万人,占总人数的6.8%;因治病疗养、投靠亲友、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原因来常的社会型暂住人口达4.8万人,占6.0%,即每五个暂住人口中,就有四个是经济原因而来。暂住人口中,来自省外的达43.9万人,来自农村的达54.1万人,分别占55.1%和67.9%。从外来暂住人口在常滞留时间看,一个月以下的为15.1万人,占18.9%,一个月至一年的为43.8万人,占55.1%,一年以上的为20.7万人,占26.0%。
    4、人口密度不平衡状况有所加重。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我市各地区人口迁移及人口分布状况看,不平衡趋势逐年加剧。市区已连续多年保持人口净迁入状态,净迁移率基本维持在1%以上,2003年,市区净迁入人口达2.6万人,净迁移率为1.2%,其中天宁区、钟楼区、武进区、新北区、戚墅堰区净迁入人口分别达0.8万人、0.8万人、0.5万人、0.4万人、0.03万人,迁移率分别为2.1%、2.2%、0.6%、1.1%和0.4%;金坛、溧阳已连续多年呈现净迁出状态,净迁移率保持在-0.5%左右,2003年,溧阳市净迁出0.3万人,金坛市净迁出0.2万人,净迁移率均为-0.4%。由于多年的净迁出,金坛市从2000年开始出现总人口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千人以上,溧阳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正负相抵,总人口基本保持平衡,增减变化不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迁移状况的不平衡,各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十分明显,2003年,全市人口密度为791人/每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1144人/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天宁及钟楼的人口密度分别为5794人/平方公里、5236人/平方公里,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人口密度分别为755人/平方公里、554人/平方公里、513人/平方公里,天宁区的人口密度相当于溧阳市的11.3倍。
    5、人口老龄化特征更趋明显。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如果一个城市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0%,即可划入老龄化城市,按照这一标准,我市在九十年代末就已经进入老龄化城市,2003年末,我市60岁以上人口达51.5万人,在全市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14.9%,比划分标准高出了4.9个百分点,其中最高的戚墅堰区老龄人口比重达到了17.4%,最低的天宁区也达到13.8%,金坛、溧阳分别达15.5%、14.5%。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市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50.2%,其中少儿负担系数为27.8%,老年负担系数为22.3%。可以预见,低生育、高负担将成为我市未来人口发展的总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时点为2000年末)资料显示,我市21.4%的家庭中有65岁及以上的老人,因此,必须加强对老龄问题的对策研究,努力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使老龄事业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撰稿人:高舟维    核稿人: 恽东玉)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