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物价篇 |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
价格指数温和上扬 食品价格涨势明显 受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工业原材料、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逐月攀升,并呈现出以食品价格为龙头、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为依托、住房及建筑材料价格相呼应的上涨格局,1-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4%,平均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4%。 一、上半年市场价格运行的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价格一路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走高,各月价格指数分别为102.8、101.7、103.0、103.5、104.2和105.5,虽然总体升幅不是太高,但刚性上升趋势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1、各类商品价格整体小幅波动。虽然物价总水平稳步上升,但消费市场并没有形成各类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局面,八大类主要商品价格指数升少降多,食品类价格的持续扬升、居住类价格的温和上涨,是支撑价格指数走高的主要因素,上半年,这两类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2.1%和3.3%,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4.1和0.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平均价格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9%、3.6%、1.9%、1.6%、0.7%、0.4%。 2、主要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在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同时,钢材、煤炭、棉花、柴油、水泥以及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高,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工业企业生铁平均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5%,比2003年末上涨了27%;柴油平均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6%,比2003年末上涨了5%;普通热轧板平均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5%,比2003年末上涨了43%。这些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带有较强的扩张性,不仅对居民生活及消费市场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房地产开发成本大大增加,推动了市场物价总体水平的上升。 3、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尽管价格上涨已成为今年上半年市场物价运行的主旋律,但由于工业消费品市场总体仍呈现供过于求格局,生产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消费的增长,价格上涨缺乏基础和拉力,而工业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和强化内部成本管理等,也使得生产环节中消化了一部分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因素。今年上半年,以家电、服装、交通通讯产品为主体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1-6月,儿童服装市场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7.5%,洗衣机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9.5%,电冰箱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6.5%,摩托车、汽车以及通讯器材价格水平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特点 尽管近年来食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日常开销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仍占到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40%左右,因而,居民对食品价格涨跌的敏感程度较高,食品价格上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市食品价格出现了近七年来少有的大范围、高幅度的上涨,不少商品的价格水平升到了粮油价格放开以来的最高位,食品价格指数逐月攀升,由1月份的110.0%提高到6月份的119.7%,价格涨幅居八大类商品之首。 1、粮油价格快速上涨。今年年初,我市农贸市场粮食价格承接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升势继续走高,大米平均零售价从1月份的2.6元/公斤上涨至3月份的3.3元/公斤,两个月内升幅接近30%。进入二季度以后,粮食市场价格有所稳定,大米平均销售价格基本稳定在3.0元/公斤左右。1-6月份,我市粮食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5.3%,推动食品价格上升2.9个百分点,也带动了油脂类商品及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的上升。1-6月份,油脂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1.4%,其中植物油脂上涨34.0%,植物油制品上涨16.8%,动物油上涨69.9%,推动食品价格上升0.4个百分点。 2、水产品价格低位反弹。受粮食、饲料价格上涨及“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我市水产品市场呈现需求量上升、价格上扬的格局,其中鲫鱼平均价格由1月份的8元/公斤上升到6月份的13.6元/公斤,草鱼由1月份的7.4元/公斤上升到6月份的10.6元/公斤,鲢鱼由1月份4.6元/公斤上涨至6月份的6.4元/公斤。1-6月份,水产品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5%。在水产品价格大幅走高的同时,肉禽蛋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目前,我市农贸市场每公斤猪后腿肉在14元左右,猪大排每公斤平均价格达到15.6元,鸡蛋每公斤平均价格达到5.6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9%、43.5%和27.6%。 3、鲜菜价格先抑后扬。由于去年初春季节天气寒冷多雨,鲜菜生长及运输环境较差,导致农贸市场鲜菜价格居高不下,而今年春节以后气候温润适宜,各类鲜菜供应量明显增加,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季度,鲜菜类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8%。进入二季度以后,我市气候干燥少雨,本地鲜菜上市量明显减少,价格有所上升,鲜菜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2%。从各月环比指数看,近段时间以来,鲜菜价格涨升趋势也比较明显,4月份比3月份上涨了2.1%,5月份又比4月份上涨了2.5%,6月份鲜菜价格有所下降。1-6月,我市鲜菜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影响总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 三、对下半年消费价格的走势判断 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价格的持续走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以粮油食品为主的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二是去年同期受“非典”影响,价格基数相对偏低,三是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后市场价格走高的“翘尾”因素影响。进入下半年以后,虽然煤电油运供应的紧张和成本压力的加大,将使得居民用水、用电、公交运输、医疗服务、房租等公共服务性收费项目价格上升的预期有所加大,有可能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但从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基本走势分析,由于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将在下半年得到更为明显的显现,投资增长过热局面已得到抑制,制约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空间,减弱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消费物价的传导作用;而国际市场粮价逐步走低、市场炒作因素明显减弱、夏粮丰收、粮食库存较为充足等因素,也使的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占有较高权重的粮食价格不存在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后,随着去年粮油涨价“翘尾”因素的逐步消除,物价涨幅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有所降低。 (撰稿人:宋静芳 核稿人:恽东玉) |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