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生活现状总体满意不同群体差异明显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生活现状总体满意    不同群体差异明显
—— 我市城市居民对生活现状的自我评价与分析

收入、消费、住房、福利、工作环境、发展机会……老百姓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究竟如何?近日,市统计局城调队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将焦点对准了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方方面面,以全面了解我市城市居民对生活现状的自我感受,客观地展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状况。
一、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本次调查在武进、新北、天宁、钟楼及戚墅堰区18个街道中,抽取了38个社区、430户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户主的基本特征分组汇总情况如下:性别比例上,男性占70.5%,女性占29.5%;年龄结构上,35岁及以下占16.0%,36-45岁和46-55岁各占23.3%,56-65岁占18.8%,65岁以上占18.6%;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占46.3%,高中或中专占33.5%,大专占10.7%,大学本科占9.5%;从有职业户主的职业分类看,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占7.3%,高、中级专业人员分别占2.8%和12.4%,一般管理人员及办事人员占28.4%,一般工人34.8%,其他人员14.3%。
二、居民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及社会比较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绝大多数居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显著改善。本次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市区居民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对近年来自身及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持肯定态度。对比过去5年,我市城镇居民对于目前个人生活的满意率为77.8%,其中,18.1%的居民认为目前家庭的生活状况较5年前有明显提高或有所提高,58.5%的居民认为和以前差不多,认为比以前差一点或差很多的分别占17.9%和3.9%。当问及与社会上同等工作能力、同等受教育程度及工作投入程度相近的其他人相比,城镇居民对于目前个人生活的总体满意率为75.4%,其中,有5.8%的居民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好于他人,65.9%的居民则认为和别人差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20.2%的居民认为略低于他人水平,只有3.2%的居民认为与他人有明显差距。
本次调查还反映,虽然大部分被访居民表示对目前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但居民的平均满意程度并不很高,总体处于基本满意状态。调查数据显示,市区居民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平均只有58.7%,对13个具体生活指标的满意度也均在65%以下,满意度在60%以上的有生活条件、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居住状况四项指标,而对医疗保障、福利状况的满意度相对偏低,分别达到50.9%和52.8%。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一方面,与前几年相比,我市百姓的心态变得更为理性平和,能更加客观、实际地看待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没有改变,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上升,居民对医疗、社保、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层次的愿望变得更为迫切。
三、不同群体对生活现状的自我感受和满意程度比较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访居民,在对生活现状的具体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从不同性别看,男性对待生活的态度相对客观和理性,也比较易于满足,而女性则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攀比心理也较强。与过去5年相比,男性受访者对生活现状感到满意的比例达到78.5%,而女性仅为71.6%;和社会上其他人相比,男性受访者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率达到74.2%,而女性仅为65.3%。
——从不同年龄看,对目前生活满意率最高的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比过去5年的生活,他们中有86.9%的人表示满意;其次是36岁至45岁的年龄段,满意率为81.0%;年龄在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率相对较低,其中46-55岁、56-65岁及66岁以上的居民生活满意率分别为74.0%、67.9%和73.8%。
——从不同职业看,单位或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管理人员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其它职业,平均达到93.8%,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工人对于生活的满意率则要低得多,只有76.3%。
——从不同文化程度和收入看,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越高,而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者则是感受到生活水平降低的较为集中的群体。对比过去5年和社会上其他人,学历在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率比初中及以下的分别高出22.1个和15.9个百分点,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要比1000元及以下的分别高出24.6个和26个百分点。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群体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率见下表:
比较内容 按户主文化程度分组 按户主月收入水平分组
初中及以下 高中或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 1000元及以下 1001-2000元 2001-3000元 3001元及以上
现在与过去五年相比(%) 73.0 75.4 87.0 95.1 75.4 95.1 100 90.0
与社会上其他人相比(%) 69.5 74.8 80.4 85.4 68.1 86.4 94.1 90.0
四、居民对不同生活指标的评价及满意程度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置了13个系列比较指标,用来反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老百姓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
——生活条件,近四成居民感到有所提高。对比过去五年的生活,有2.3%的受访居民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要比原来好很多,有32.0%的居民认为好一点,有50.3%的居民认为和以前差不多,11.1%的市民则认为要差一点,还有3.9%的市民认为现在的生活要比以前差很多。对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多数居民的感受之所以不是很明显,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购房、教育、医疗等大项支出明显增加,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一定压力。
——经济收入,四成以上居民认为有增加。调查显示,与过去五年相比,我市有45.7%的居民认为现在的经济收入在逐年增加,有31.3%的居民认为没有多大变化,22.5%的居民则认为是减少了。同时,就自己的能力与工作成绩而言,认为目前的收入水平合理或比较合理仅占36.5%,而认为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的则占到44.3%。而居民对收入合理程度的判断又与个人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和3001元及以上的四类受访者,认为收入水平不太合理或很不合理的比例分别为59.0%、38.3%、35.3%和30.0%。
——消费水平,三成居民觉得上升幅度较大。与过去五年相比,认为目前的消费水平提高很多或较多的居民分别占调查总数的3.2%和29.9%,认为差不多的占45.5%,认为降低的占21.1%,其中5.3%的居民认为消费水平降低明显。另外,有22.8%的被访家庭银行存款增加,44.5%的家庭银行存款与前几年差不多,还有30.3%的家庭银行存款比前几年有所减少。
——居住状况,九成居民感到满意。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居民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与过去五年相比,有93.3%的受访居民对于自己家庭目前的居住状况感到满意,其中,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1.9%、24.4%,基本满意的占67.1 %,只有6.8%的居民认为居住条件有所降低。
——健康状况,八成居民自我感觉良好。此次调查中,有77.8%的受访居民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其中,17.9%的受访居民认为自身健康状况与过去五年相比有较显著的改善,认为基本没有变化的占59.9%,只有22.0%的受访居民认为自身健康状况比过去变差了。
受访居民对13个生活系列指标的社会比较见下表:
现在与过去五年相比(%) 与社会上其他人相比(%)
变得较好和变得很好 差不多 变得较差和变得很差 不知道 很高和较高 差不多 较低和很低 不知道
经济收入 45.7 31.3 22.5 0.5 11.1 46.6 38.3 3.9
银行存款 22.7 44.5 30.4 2.3 7.4 40.4 42.0 10.2
工作环境 20.2 45.5 19.3 15.1 9.0 54.5 18.8 17.6
消费水平 33.2 45.5 21.1 0.2 11.6 55.0 28.8 4.6
医疗保障 14.4 39.4 42.9 3.2 5.8 56.4 32.3 5.6
居住状况 26.2 67.1 6.7 0.0 12.1 62.4 22.0 3.5
生活条件 34.3 50.3 15.1 0.2 12.8 58.2 24.8 4.2
社会地位 12.5 54.1 20.0 13.5 6.3 54.1 23.4 16.2
权利状况 8.8 48.3 16.5 26.5 3.7 45.5 21.8 29.0
发展机会 9.5 38.3 23.0 29.2 3.9 42.2 25.1 28.8
权  力 4.9 42.7 19.0 33.4 1.9 41.1 25.5 31.6
福利状况 13.9 40.6 36.9 8.6 5.3 50.6 32.0 12.1
健康状况 17.9 59.9 22.0 0.2 6.5 72.2 17.2 4.2
总体状况 18.1 58.5 21.8 1.6 5.8 65.9 23.4 4.9


说明:本次调查设置了“变得很好、变得较好、差不多、变得较差、变得很差”5档标准,打分时依次对应“很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基本满意(3分)、不太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满意率是指“基本满意”及以上人数占所有参与评价人数的比重(%);满意度是用赋值方法求取参与评价人数的平均分值,计算出其与5分的比。  
(撰稿人:冯吉红 核稿人:吴煜)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