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稳步上扬 贡献率持续提升 |
发布日期:2014-07-28 来源:综合处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奋斗目标,以推动服务业十大产业振兴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构筑以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民生性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使全市服务业呈现了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态势。 一、服务业发展基本特点 1、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加大现代服务业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6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4.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持续提高,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0.5亿元,同比增长1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同比增长13.8%。 2、服务业投资规模扩大。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5.5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全社会投资高出2.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5.7%,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看,工程性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8.3亿元,同比增长21.7%;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32.2亿元,同比下降5.2%;产业性服务业完成投资211.9亿元,同比增长43.7%,投资结构更趋优化。 3、服务业用电量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服务业用电量19.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6.5%,分别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速0.7个和0.5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情况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827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0%,两大行业拉动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2个百分点。 4、服务业新增贷款持续增加。6月末,全市投向服务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1598.0亿元(不含票据贴现),较年初增加132.6亿元,增幅为8.3%,高于制造业贷款增幅(-2.4%)10.7个百分点。从服务业行业贷款结构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8.8%,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1%。 5、服务业税收增速放缓。上半年,我市共完成服务业税收151.4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4.4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国地税税收总额的42.9%,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房地产等行业增速下滑的影响。今年以来,受宏观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和销售呈现疲态。上半年,房地产业完成税收60.1亿元,同比下降2.5%,占服务业税收总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1.6%下滑至39.7%,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在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冲击下,上半年我市批发和零售业完成税收25.5亿元,同比下降0.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占服务业税收总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7.2%下滑至16.8%,下降0.4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态势 1、交通运输业稳健上行。今年以来,我市围绕重点物流园区及轨道交通建设,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上半年,我市208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分别较一季度提高5.7个和5.6个百分点。据交通部门数据资料反映,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4847.0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52.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1%和10.0 %。常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91.8万人,货物吞吐量0.83万吨,分别增长33.5%和19.1%。 2、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1.9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4.5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较一季度提升3.4个百分点。从行业分类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实现营业额453.6亿元,同比增长15.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0.9亿元,增长6.1%。其中汽车类消费回升明显,上半年零售额达161.8亿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 3、商务服务业发展强势。今年以来,各类投资和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投资规模,以及广告业、担保服务业企业业务量增加,带动了我市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投资与资产管理、企业管理服务、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等已成为全市商务服务业的五大重点优势行业。上半年,全市332家规模以上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3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0%。 4、金融业增长小幅回落。上半年全市实现金融增加值13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8%,增幅低于全市服务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至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7.7%和5.6%,增幅继续列省内13位、12位。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少增124.9亿元,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同比少增50.8亿元,增速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因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流部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个人存款有所下滑。6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3156.7亿元,比年初增加260.9亿元,同比少增20.4亿元。同时人民币单位存款增长放缓,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余额 3518.8亿元,比年初增加217.2亿元,同比少增113.6亿元。 三、当前服务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1、标杆型企业数量还较少。近几年来,在政府各项转型升级的政策推动下,我市服务业企业取得了量质齐升的发展效果,对地区经济发展正进一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但从企业单体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总体规模实力相对较小,有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数量还不多,规模以上企业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发展动力,对地区服务业产业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不太明显。 2、盈利能力有待加强。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企业克服各种自身发展瓶颈和外在挑战,努力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但由于受到企业所处发展阶段、运营方式、市场环境和容量等影响,不少企业在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被不断增长的原材料、融资、人工等生产经营成本摊薄。从全市60家服务业监测企业分析,总体营业利润率约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总体盈利水平不高。 3、新兴行业占比有待提高。从服务业增加值构成看,上半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达42.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金融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仅为12.9%和16.9%,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撰稿人:王娅楠 核稿人:陈邦辉 签发人:陈宝兴 |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