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商品需求稳中趋缓 促进消费仍需发力
—2018年上半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市场消费篇
发布日期:2018-08-10  来源: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1.5亿元,增长8.8%,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别回落2.2个和1个百分点,呈现出总量增长、速度放缓的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特点

1、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农村增速快于城镇。近年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电子商务不断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同时,由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农家乐旅游等因素的带动,农村消费品市场逐步完善并发展壮大,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我市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3.1亿元,增长11.2%,增速快于城镇市场2.6个百分点,占零售总额比重由同期的7.1%提高到7.4%,农村地区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2、批发零售业增速放缓,住宿餐饮业较快增长。从行业分布看,批发零售业增长放缓。上半年,占全市零售总额比重达91%的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48.2亿元,增长8.4%,增速较一季度和同期分别回落0.7个和2.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3.3亿元,增长12.3%,增速高于零售额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全市零售额平稳增长。

3、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传统零售低位徘徊。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网上零售等新兴消费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6.6亿元,增长37.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0.4亿元,增长64.3%。在新兴业态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传统零售企业加速线上线下融合,以百货店、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企业经营有所好转,但仍在低位徘徊。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综合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9.9亿元,增速由同期的下降1.2%逐渐转为持平,其中百货业实现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1%,增速较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超级市场实现零售额29.6亿元,下降1.6%,较一季度微降0.2个百分点,降幅较同期收窄1.2个百分点。

二、分商品类别主要特点

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情况看,呈现出规模稳定、增速趋缓、结构调整的发展特点。

1、汽车类销售高位趋稳。上半年全市汽车类零售额144.6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29.1%,增速由上年同期的增长4.5%变为微增0.1%。汽车类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2017年年末常州的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04.8万辆,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快速增长的空间较小;二是今年新颁布的进口车关税优惠政策尚处于实施初期,许多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仍在观望;三是新能源汽车在充电配套等各方面发展尚不完善,车型选择偏少,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对汽车市场贡献不大。

2、生鲜食品增长较快。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我市生鲜类零售连锁化、社区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在食品方面提档升级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上半年,我市实现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48.4亿元,增长10.9%,增幅高出限额以上零售额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其中,水产品类实现零售4.6亿元,增长21.3%;肉禽蛋类实现零售5.2亿元,增长18.3%;干鲜果品类实现零售6.2亿元,增长16.8%。

3、居住类增速回落。家居类商品在经历了去年的较快增长期后,需求有所减弱,销售规模逐步稳定,增长速度开始回落。上半年全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9.2亿元,增长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0.5个百分点;家具类零售额11.6亿元,增长2.1%,较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

4、石油及制品类上升明显。我市燃油汽车的高保有量水平以及近期的油价回升使得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逐步回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在逐步企稳后节节攀升,上半年实现零售额43.9亿元,增长10.1%,较一季度和同期分别提高3.4个和11.1个百分点。

三、我市消费品市场面临的挑战

1、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一市五区差距仍存。由于一市五区的地域大小、经济基础、常住人口等指标差异较大,我市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突出。从零售额总量来看,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的地区是武进区,其总量是零售额最小地区的2倍,与上年同期相比差距并未缩小;从零售额增速来看,除天宁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外,其他板块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零售额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相差5.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差距相比缩小0.2个百分点。

2、传统商贸短期难脱困境,传统与新兴业态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市城市综合体和新零售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泛分布于各大商圈,在方便了居民出行消费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商业布局,老牌商业中心吸引人气能力大幅下滑。从全市零售业发展情况看,实体零售受电商冲击持续低迷,大卖场零售面临衰退,传统商贸业总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部分传统商贸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寻求融合发展。目前,多数企业仅仅是依托简单的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O2O模式进行融合,新型消费模式开发力度不够,核心竞争力欠缺,经营同质化现象突出。

3、企业经营信心不足,困扰问题仍然存在。全市10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法人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94.2和93.1,比一季度下降2.1个和2.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高、资金紧张等因素仍是困扰企业经营的主要问题。预计下季度销售额增速减慢的企业占17.9%,高于预期销售加快的企业15.1个百分点。减负政策惠及企业效应有所增强,17.3%的企业表示本季度税费负担比上季度减少,但仍有74.4%的企业认为税费是影响本季度利润变动的重要原因,希望进一步降低各项税费依然是企业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

四、促进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建议

1、加大政策引导,合理布局商业网点。要结合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与本地零售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升级指导性文件。从商业布局、商品供给、物流配送、减税降费、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好科学规划,做到商业规划与行业发展相适应,零售网点数量和规模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与区域人口密度相匹配。要严格控制新增商业网点,将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市场主体按照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健康发展。增强大型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刚性,在招商引资方面摆脱以往一味“求大求全”的做法。要考虑商业中心的辐射面和客流承载能力,防止盲目扩张,避免同业恶性竞争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2、挖掘消费升级核心动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近年来,随着需求结构从过去温饱型向高品质提升,广大群众对消费升级的需求日益强烈。要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提振消费,一是要对居民和家庭减税降费,提高居民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体系,使更多的家庭敢于消费;三是要推动商品和服务的品质革命,使各种高性价比、高品质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四是要注重挖掘居民消费的潜力,把消费作为提振消费和消费升级的核心动力。

3、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借助国家推进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机遇,建议设立零售企业创新转型专项资金,从网络平台建设、购物环境改造、跨界多业态发展以及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鼓励设立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零售新业态、新模式的投入力度。此外,创新发展供应链融资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