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2016年常州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7-03-03  来源: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16年我市旅游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实力稳步增强。2016年,全市旅游接待游客总数60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3.6亿元,分别增长10.1%和14%,增幅较上年提高1个、2.3个百分点;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989.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20亿元,分别增长10 %和14.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4.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分别增长14.9%和9%,旅游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四位。2016年全市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旅游企业达40家,较上年增加3家,其中超亿元旅游企业达22家,较上年增加2家。

2、景区建设有序推进,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以上景区32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区2家,国家4A级旅游区9家。在全省旅游度假区考评中,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分列省级旅游度假区综合排名第一名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综合排名第二名,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入选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6年我市环球恐龙城、春秋淹城旅游区、天目湖旅游景区和环球动漫嬉戏谷四大景区在全省封闭式景区中综合排名均列全省前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23.9亿元,接待游客2101.4万人次。

3、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日益完善。2016年常州旅游业围绕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年”主题,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社会旅游业相关固定资产及基础设施等投资共135亿元,增长20.2%;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储备项目10个,入围2016年江苏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项目8个。全市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常州智慧旅游建设成果成功入选《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2015》,4个项目获2016年度江苏省“互联网+”智慧旅游示范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年新建旅游厕所67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1座;新建旅游停车场15个,总面积12.3万平方米,共计新增大车停车位283个,小车停车位2399个;新设、更新旅游道路交通指引标志282块。

4、乡村旅游日趋成熟,融合创新逐步深化。随着《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常州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相继出台,我市将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注重原生态、村落式的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日趋成熟。截至2016年底,我市拥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8家,较上年末增加3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7家,较上年末增加1家。2016年我市以“旅游+”为融合模式,注重和文化、健康、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生命力的乡村旅游新产品,吸引了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消费。2016年纳入旅游统计的33家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较上年增长4.0%。

5、市场营销战果丰硕,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我市深入开展全方位旅游营销,加强重点城市、重点领域城市旅游宣传力度,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2016年常州139家旅游社接待国内游客75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63.8%。周边省市得到有效巩固,常州入选全国周边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和华东自由行热门城市前十,全市139家旅游社全年接待上海游客119.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4.8%,接待浙江游客25.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5.7%;中远程市场有效拓展,湖南、湖北、天津、北京、福建、四川等省市成十倍以上几何倍数高速增长。2016年我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数3542.1万人次,过夜游客数位列全省第四,过夜游客占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的59.1%,过夜客人平均停留夜数1.6个,明显高于省平均水平。

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016年我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旅游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一是景区旅游较旺,旅游深度不足。目前,来常旅游主要集中在恐龙园、天目湖、淹城、嬉戏谷等景区(点),全域深度游占比不高,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仍有提升空间。二是景点数量较多,精品特色不足。目前,全市虽然已有A级景区(点)32家,乡村旅游点已有约200家,但真正有影响力的不多,精品景区偏少,同质服务偏多,精品乡村旅游点的数量更少,旅游业特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三是市场拓展不够,远程客流不足。近年来,尽管我市中远程市场客流增长较快,但旅游客源仍以周边为主,江浙沪游客数占接待总量比重依然很大,因此我市旅游产品仍需提升,营销力度仍需加大。

三、对策和建议

1、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有效供给。我市旅游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旅游项目建设已经有序推进,但精品旅游项目不多,今后要重点优化提升传统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新型旅游项目,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品、休闲度假与乡村旅游精品。要以《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为统领,加快特色线路产品开发,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和竞争活力。

2、推进产业融合升级,加速新型业态发展。加快旅游业与文化、商业、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部门融合,共同发展特色旅游,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做大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市场总量。积极培育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医疗旅游、康体旅游、在线旅游、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旅游露营、旅游装备、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业态,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3、抓好乡村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富民惠民。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因此要抓好乡村旅游建设,以“旅游富民”为导向,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坚持共享发展和幸福发展导向,大力实施旅游便民惠民活动,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中增加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4、强化旅游市场营销,提升旅游业知名度。在旅游营销中,要突出我市亲水特点和文化资源特色,塑造“水韵江苏乐游常州”旅游品牌。要实行“全网营销”,借助其他相关大平台、渠道及知名公众号等扩大营销范围,做到相关媒体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常州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围绕“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合作,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为我市招徕更多境外游客。

5、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进一步坚实旅游质量基础,改善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质量体系。景区、酒店、旅行社等要在服务的各方面注重标准化、规范化,更要注重人性化、个性化,提高人们旅游体验的满意度,让游客为有效供给和优质服务“买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撰稿人:李晓鸿

闻国平

核稿人:陈邦辉

签发人:杨 薇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